中國詩人集體追憶堅毅長者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03-30 16:53:54 | 來源: 北京日報 |
北京日報訊(記者路艷霞)瑞典詩人、201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于當地時間3月26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一家醫院病逝,享年84歲。前天,諾貝爾文學獎官網發佈了這一消息。在遙遠的中國,特朗斯特羅姆的離去震驚詩壇,很多中國詩人都在追憶著這位性格堅毅的長者,以詩的名義向他致敬。
特朗斯特羅姆1931年出生於瑞典斯德哥爾摩,1954年出版第一本詩集《詩十七首》,引起瑞典詩壇轟動,後又陸續出版詩集《路上的秘密》《給生者與死者》《悲哀的威尼斯平底船》。特朗斯特羅姆2011年獲得諾獎時,頒獎詞這樣寫道:“通過凝練、透徹的意象,他為我們提供了通向現實的新途徑。”
特朗斯特羅姆一生寫作詩歌其實並不多,大約有270首左右。詩人、翻譯家李笠曾翻譯了特朗斯特羅姆的大部分詩作,在他的印象中,特朗斯特羅姆對詩歌始終是敬畏和認真的,把它當作一個工藝品去處理。“他通常四五年才出一本詩集,一首詩往往就會花費很大的工夫去修改、雕琢,每本詩集通常只收錄20首詩。”李笠説。
北歐人崇尚簡約之風,這一點也浸潤到了特朗斯特羅姆的詩作中,他堅持“言簡而意繁”的創作理念。而在李笠看來,特朗斯特羅姆繼承了中國唐詩的傳統,他的詩歌很幽靜、很悠閒,也很內斂,給讀者留下很多空間,“他的詩不像中國當代詩歌濫抒情,意象不精準、不簡潔、不凝練,他帶給我們的恰恰是我們缺乏的。”
詩人于堅在上世紀80年代接觸到特朗斯特羅姆的詩作,“他的詩作是通過現代語言處理過的,充滿了禪意。” 但于堅坦言,儘管特朗斯特羅姆是一流詩人,那個時候他最欣賞的詩人卻不是他,“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語言環境中,充滿禪意的詩作對我來説並不陌生,那個時候,我渴望對生命有強有力掃蕩的,或者是冷靜、客觀的詩作。”
特朗斯特羅姆曾兩次來過中國。最早是在1985年4月,他興致勃勃地爬上了長城,有詩人北島等作陪。2001年,李笠翻譯的《特朗斯特羅姆詩全集》在北京大學首發,詩人已中風11年了,右手失去了行動力,他用顫抖的左手為讀者簽售的場面,很多人都記憶至今。那一年他還去了昆明,在春天的一個黃昏,于堅見到了他,他的樣貌甚至是難忘的,“他並不是弱不禁風的書生模樣,他的臉像岩石一樣堅硬,就像修鍋爐的工人一樣,很有力量。”
特朗斯特羅姆享受到了中國詩人的“膜拜”。李笠曾經每年拜訪老人家兩次,每次都會有三四位中國詩人一同前去。中國詩人王家新、陳東東、沈奇、趙野等二十多位中國詩人都去過他家。“其實見到這些中國詩人的時候,他已經説不了話了,大家就是看一位詩人,就像是在看一棵美麗的櫻桃樹。”李笠説。
關於特朗斯特羅姆失去説話能力的那些年,李笠説,他對我們而言是個巨大的謎,“有些時候他説幾句,但聽不懂,都是言不達意的詞語。”可是,特朗斯特羅姆找到了排解的方式,他學會用左手彈鋼琴,每天要彈半個小時。更重要的是,儘管飽受疾病困擾,但他一直以堅韌的毅力堅持創作。
于堅2010年時去過特朗斯特羅姆的家,老人的家住在波羅的海沿岸龍馬島上,“我們只是握了握手,然後他歪著頭聽大家念詩。”于堅説,特朗斯特羅姆的家離斯德哥爾摩並不遠,但他一直住在小時候長大的房間裏寫作、讀書,從來不熱衷被人注意、出名這些事情。“中國詩人有被邊緣化的焦慮,這是中國特色,我認識的世界各地的詩人朋友都非常安靜,連上網的人都不太多。”于堅補充道。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打通供應鏈 打造“共贏鏈”——中國汽車産業“鏈”起全球2024-11-28
- 東航第9架C919入列 國産大飛機首度實現客艙局域網服務2024-11-28
- 一場兩岸青年的“雙向奔赴”卻讓民進黨當局風聲鶴唳,他們究竟在怕什麼?2024-11-28
- 2024年“遷臺記憶”臺胞祖地行活動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啟動2024-11-28
- 第八屆台灣創藝生活節在深圳成功舉辦2024-11-28
- “最炫民族風”兩岸交流活動開啟清臺民族交流新篇章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