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漢學家: 唯有儒家文化可成為全世界的道德體系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09-11 17:16:03 | 來源: 北京青年報 |
閱兵式之前的那個週末,美國漢學家艾愷造訪北京。作為《這個世界會好嗎——梁漱溟晚年口述》的作者,他出席了第九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的典禮。借該書增訂本出版,三聯書店邀請艾愷為公眾舉辦講座,談談“誰是梁漱溟”。因旅店蚊子的打擾,整晚沒睡好覺的艾愷必須靠喝大罐啤酒提神。當把“這個世界會好嗎?”這個問題拋給艾愷時,他笑著説,“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裏去的。”這個答案和1918年梁漱溟給父親的回答一模一樣。
與研究對象見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梁漱溟先生是中國20世紀歷史上獨一無二的人物。”艾愷向讀者講述梁漱溟的生平,他不斷強調梁漱溟的品格,以及他的座右銘“表裏如一,獨立思考”。研究梁漱溟幾十年,艾愷填補了西方對梁公研究的空白,“但是我所了解的也不過是冰山一角。”這位滿頭白髮的美國老人身上,有中國君子的謙和。
如果把歷史翻回半個世紀,最初艾愷是在紙上與梁漱溟相遇。1966年,艾愷進入哈佛大學,師從費正清與史華慈。他讀到梁漱溟的著作《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對其作品以及生平深感興趣,而那時,西方對於梁漱溟的研究幾乎為零。“我為這樣一位具備思想和道德天賦的人竟被完全忽略感到震驚。”隨後,艾愷以梁漱溟作為自己的博士論文主題。1970年代中期,在朋友的鼓勵下,他花兩年把論文整理一遍,其實幾乎是重新寫了一遍,命名為《最後的儒家——梁漱溟與中國現代化的兩難》,投給加州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大獲成功,不僅獲得了鼓勵最佳東亞史著作的費正清獎,還為他帶來了兩則與梁漱溟有關的“天大的好消息。”
1979年,一位八旬高齡的老先生找到正在哈佛教書的艾愷,捎來梁漱溟的口信,梁先生知道《最後的儒家》出版,很想和艾愷聯繫。艾愷説:“心情激動得不得了,因為當時我還不知道梁先生是死是活。”他馬上寫信,並把書寄給梁公。
某天下課後,一位剛從中國來的學生捎來自己鄰居“梁伯伯”的口信,“她説,梁先生希望我能與他見面。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一次,終於要和多年來身居萬里之外的研究對象見面!”
臨行前,艾愷給梁漱溟寫了信,説清了拜訪的時間和地點,“我研究他這個人十幾年,終於有機會跟他握手。”在講座中,艾愷道出了第一次見到梁漱溟的心情。“因為當時還在哈佛教書,我送了他一把刀。我和他説,按照中國的習慣不應該送刀,但我找不到別的有哈佛象徵的東西,所以還是送給你吧。”
在北京的兩周,艾愷每天與梁漱溟見面,聽取梁漱溟關於中國文化的洞見,與他討論中國政治文化名人,並回顧梁先生的一生——任教北大,從事鄉村建設運動,創建民主同盟。1986年,艾愷又來到北京,花了十天時間進行訪談,整理成《吾曹不出如蒼生何》。藉此,梁漱溟晚年的思想展現於世。
在三聯講座的現場,艾愷收到了一份穿越半個多世紀的禮物。梁漱溟的孫子梁欽寧將當年艾愷臨行前寫給祖父的信交還給他。
“最後的儒家”引起的批評
《最後的儒家》出版後影響頗大,但也招致了批評。“杜維明教授問我,梁漱溟是最後的儒家,那我們現在做的工作算什麼?”
活動當天,艾愷向讀者解釋了書名中“最後”的含義。“英文的‘the last’是很感性的詞,與中文的‘最後’意思不盡相同。我不是説梁漱溟是最後有儒家思想的人,也不是説他是最後做儒家哲學研究的人,我不過是在説他的行為,起碼在20世紀他是唯一保存了原來儒家君子的理想行為的人。”
與杜維明等“新儒家”相比,艾愷認為用“最後”向梁漱溟致意並無不妥。“梁先生可以説是新儒學的創始人之一,但嚴格地講,新儒家學派是從梁先生的學生熊十力開始的,經過牟宗三以後,引發了杜維明和美國波士頓學派(的研究)。但這些人其實就是在做理論,是不搞實踐的。但梁先生不是這樣的,從客觀上他不接受學者這個名稱,他不把哲學當成學術的把戲,他總覺得思想和哲學如果不能解決我們面臨的問題,就是沒有價值的東西。梁先生和印度甘地相似,大部分時間他不是坐在書房裏,而是出去實踐。”
近些年中國的儒學研究,從學院到民間都相當興盛,出現了一批中堅學者。艾愷坦言,對這個圈子不夠熟悉,“看過一些學術著作,但不能算很有研究。我只知道現在大家研究的學術和社會上的運動沒有什麼關係。”
唯有儒家文化可以成為全世界共同的道德體系
艾愷告訴青閱讀記者一件憾事:《最後的儒家》出版後,引起了西方人的興趣,“對於70年代的美國來説,中國是一個神秘的地方,大眾也不知道梁漱溟這個人。”艾愷想邀請梁漱溟去美國講學,並請纓擔當翻譯,“把他關於佛家、儒家、道家想法傳到國外去。而且,梁先生一輩子研究中西方文化,但西方文化也只是從書本中得來,對國外的日常生活沒有太多了解,如果成行他可以進一步了解西方文化。”
艾愷找到美中學術交流委員會,立刻獲允,到後來卻沒了消息。“後來我問起梁先生的兒子,培寬先生説是美方拒絕了此次講學。但美方説是中國不許梁先生到外國去,一方面是政治上的原因,另一方面梁先生已經90歲,是風中之燭,中國方面擔心他的身體。”艾愷望向窗外,臉上還有遺憾的神情,“反正是落空了,我很失望。”
如今,艾愷依然堅信中國傳統文化的力量,“真正的儒家文化不是宗教,但可以發揮宗教的作用。中國文化的包容性和綜合性很強,什麼樣的宗教都可以接受和融合。”他認為這是中國文化區別於其他文化的特徵,“正是這個原因,我認為恐怕唯有儒家文化可以成為全世界共同的道德體系。”
海外中文熱與中國文化無關
梁漱溟曾對中國文化未來抱有樂觀態度。如今出現了傳統文化復興熱潮,政府也大力提倡。有的中小學讀經拜孔,富裕階層熱衷於傳統文化,各種背景的儒學研習班紛紛成立……梁漱溟期待的“未來”真的來了嗎?
艾愷説:“讀,總比不讀好。”他援引梁漱溟的觀點,認為任何活動應該是民眾自發才有效果。“梁先生一直強調,一個人要是真的不願意做一件事,你不可能逼著他做。他的理想是政府的官是老師,老百姓是學生,他們用傳統的‘法’來改變人的心理。”艾愷認為,有政府支持當然是好事,但真正推行還要看民眾的自覺。“春秋戰國時代的孔孟也強調要從人心出發。”
談起在海外數量不斷壯大的孔子學院,艾愷認為,現階段普及中文、教漢語是孔子學院的主要任務,涉及思想和文化的課程並不多。“你們中國人真的以為孔子學院和孔子有關係嗎?”艾愷問道,“當然要用孔子這個全世界都知道的名字,如果叫王陽明學院外國人更不明所以了。其實跟孔子一點一滴關係都沒有。”
艾愷認為,人們在孔子學院學中文,但抱有學習儒家文化動機的人很少。“你記得台灣女子樂團S.H.E嗎?”説罷,他哼起了《中國話》這首歌,“全世界都在講中國話”……“問題就在這裡,不是因為中國傳統文化突然有了影響力,而是因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關係。甚至於我們的大學招生也是一樣,如果把一年級的中文班學生的數量增長圖和中國GDP圖片放在一起,會發現走勢是完全一樣的。依我看,外國人學中文,主要是中國經濟的緣故,和中國文化的吸引力沒有什麼關係。”艾愷遺憾地説。
文/本報記者 張知依 攝影/小詹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