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加強人文交流 消除兩岸三地民眾隔閡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09-14 11:22:42 | 來源: 新華網 |
以“和而不同: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嵩山論壇12日在河南登封嵩山腳下開幕,眾多來自香港和台灣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縱論“和而不同與兩岸三地的融合”。大部分學者認為,加強民間人文交流,有助於消除兩岸三地民眾間的隔閡。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文商書院院長郭少棠説,兩岸三地同屬中華文明,根是一樣的,但由於歷史、政治、發展程度不同,三地各有其獨特性,互動中難免會産生一些摩擦,但這些摩擦是局部的、少數的,是可以調和的。
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杜保瑞經常來大陸進行學術交流,幾乎每月都要來一兩回。他認為,兩岸三地在交往中有摩擦未必是壞事,它提醒我們要去協調、互動、增進了解,在差異中尋找平衡與和諧。
河南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劉申申認為,和而不同是中華民族待人處事的大智慧,兩岸三地的大多數民眾都是包容的。在全球化的今天,人們受多元化影響,尤其是青年一代,更容易産生隔閡和誤解,所以兩岸三地青年人的交往尤為重要。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教授鄭宗義説,現在兩岸三地的民間交往非常頻繁,主流是和諧的,交流融合的趨勢是誰都阻擋不了的。中華文化具有包容性,兩岸三地要更加開放,而不是固步自封,讓民眾之間充分交流、相互了解,以致相互包容。(記者劉金輝)
新聞推薦
- 習近平會見馬來西亞最高元首易卜拉欣2025-04-16
- 國防部:民進黨當局對美國人予取予求禍害台灣民生2025-04-16
- 國臺辦:兩岸民眾對“台獨”打手、幫兇為非作歹深惡痛絕2025-04-16
- 香港舉辦2025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典禮2025-04-16
- 攜手奮進 共創繁榮!中國馬來西亞人文交流活動在吉隆坡舉行2025-04-16
- 總臺海峽時評丨當心賴清德在關稅談判桌上把台灣送到美國盤中!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