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魯奇獲邵逸夫天文學獎 致力探索太陽系外適居行星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09-30 09:55:29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中新社香港9月29日電 (陳逸舟)太陽系外行星的無數可能性一直吸引著人類的無窮探索,獲得今年邵逸夫獎的科學家威廉·伯魯奇在香港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已找到12個行星與地球體積相似,且處於星系適宜居住帶中,將來有機會發現更多。他因在此領域的成就獲得了2015年度邵逸夫天文學獎。
邵逸夫獎由已故香港影視巨子邵逸夫2002年設立,共設天文學獎等3個獎項,每項獎金100萬美元,被稱為“東方諾貝爾”。
伯魯奇被授予該獎項的理由是表彰他構思及領導開普勒計劃,該計劃以淩星測光法(或稱淩日法)檢測恒星的亮度,其原理是當行星從恒星與觀察者之間穿過時,會擋住部分光線,使該恒星亮度減弱,這種情形會週期性出現,這個週期就是該行星的公轉週期。
在開普勒計劃開始之前,觀測太陽系外行星的方式主要用多普勒效應。不過,這種方法只能觀測到品質較大、距離恒星較近的行星,這種星球一般溫度較高,且不在恒星適居帶中。
相比之下,開普勒計劃是一個“大小通吃”的研究方法,因為其精度更高。截至9月23日,該計劃已經在觀測範圍內找到4696個行星,數量遠超此前所有觀測方法,並已證實其中12個與地球體積相似,又在恒星適宜居住帶中。這僅僅是能夠觀測到的係外行星的0.5%而已,將來有機會發現更多。開普勒計劃為宇宙生命探索邁進了一大步。
在致力於發現新星的同時,伯魯奇也關注著地球的氣候變化。他計劃將獎金的一部分,即10萬美元捐出支持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
研究過不少行星惡劣氣候的伯魯奇表示,地球與人類文明的生存發展息息相關,應該停止持續了幾個世紀的環境污染,保護大氣。雖然將來有可能找到一個代替地球的行星,但是在將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裏地球仍是人類的家園。
他還將捐出另一部分獎金給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俗稱“漸凍人症”)基金會,他的同事、摯友大衛·科克(DavidKoch)在2012年因患ALS去世。
伯魯奇説,在開普勒計劃研究初期,沒有人相信計劃能夠成功,只有科克相信,並給予了他極大的支持。“看著這樣一位好友漸漸死去是非常令人悲傷的。”回首往昔,他的雙眼閃爍著激動的淚光。
伯魯奇的科研經歷很坎坷。他在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取得物理學碩士學位,畢業後曾有機會進入石油公司工作,不過出於對科研的熱愛,他選擇了加入美國國家航天航空局(NASA)。
1984年,伯魯奇形成了淩星法的雛形。之後,他花了很長時間説服NASA,從1992年到1998年,他提交了4份建議書,均被否決;直到2001年,第5份建議書被採納,被編為“第十號發現計劃”,該計劃由2002年正式展開,2009年3月開普勒航天飛行器發射。
伯魯奇説,NASA採用自己的建議“實在太遲了”,因為尋找適居的行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當找到外表符合的行星時,還需要有氧氣、有水,也許到我們的子孫那一輩才能有所收穫。
伯魯奇今年7月從NASA退休,不過他表示,自己熱愛研究,現在依然在NASA工作,且不取報酬。
他笑著説,退休可以使他逃離行政上的繁文縟節,只做自己想做的研究,並幫助年輕人們在科研上起步。
也許是因為有寫4份計劃書給NASA而不獲批准的經歷,伯魯奇寄語年輕的學生及研究者,一定要好好練習自己的寫作和表達能力,“這和數學、物理一樣重要”。(完)
新聞推薦
- 習近平會見格林納達總理米切爾2025-01-13
- “京臺會·新時代兩岸融合講壇”在京舉辦2025-01-13
- 歡樂鬧上樓 喜迎金蛇年——臺胞在平潭過年找到“歸屬感2025-01-13
- 阿聯酋春節慶祝活動陸續開展 總臺春晚宣傳片亮相阿最大室內演出場館2025-01-13
- 紅日燃情,海闊天空——2025年香港砥礪奮發向未來2025-01-13
- 免簽政策讓挪威遊客對中國“興趣大增”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