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ECFA對台灣自行車産業發生很大效應

第29屆台北國際自行車展及第43屆台北國際體育用品展2日在當地南港展覽館聯合開幕。台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介紹,在ECFA協議(《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效應下,台灣去年對大陸整車出口較2010年增加9倍,零件出口較2010年增加3倍。

 

目前,台灣自行車産量位居世界第四,産值高居第二。2日開幕的台北國際自行車展,吸引全球1112家廠商設下3300多個攤位。

 

馬英九介紹,ECFA協議將自行車整車及零件納入,發生很大效應,“是當年無法想像的”。他指出,有説法認為從ECFA獲利的都是大廠,這是“大錯特錯”。馬英九列舉相關臺“經濟部”相關研究,中小企業實際上佔據兩岸貿易金額的“半壁江山”(49.6%),同樣從中獲利。

 

台灣自行車輸出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羅祥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亦表示,當前兩岸自行車産業中,台灣自行車産業以高端自行車為主,大陸業界仍多生産中低端自行車,彼此分工合作。

 

在台灣出口不景氣的背景下,台灣自行車輸出業同業公會數據顯示,台灣自行車産業2015年可謂表現亮眼。全年整車出口值為18.9億美元,比2014年成長10.4%;主要零件出口總值達10.9億美元,比2014年成長5.45%。歐盟和北美自貿區目前仍是台灣自行車出口排名前兩位的市場;大陸去年進口台灣自行車數量僅次於歐盟、北美自貿區和日本。

 

參加當日展會的多位專業人士指出,台灣自行車産業目前正表現出從以量取勝轉向以質取勝的“高值化”趨勢。台灣自行車輸出業同業公會根據臺“關稅署”資料統計,2015年,台灣自行車平均出口單價為474.02美元,較2014年458.99美元上升3.27%,五年來平均單價成長總幅度更達到24.75%。

 

羅祥安認為,未來台灣自行車産業將向3個方向推動:塑造台灣成為高級自行車的研發、生産及供應中心;打造台灣成為自行車的騎乘天堂以及透過公共自行車系統解決城市的交通問題。(完)新社台北3月2日電 (記者 陳悅 劉舒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