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白茶——福鼎的“多面擔當”

海峽飛虹報道(記者 Sabrina Sicking、翻譯 孔傑):如果有機會來福建福鼎轉一轉的話,您一定會感嘆它那山清水秀,如田園般美麗的風景。如果您仔細看就會發現,福鼎鬱鬱蔥蔥的大山有很大一部分都被茶樹所覆蓋。不必驚訝,這裡一半以上的居民都從事著和茶葉相關的工作。除了種植廣為中國人所接受的綠茶和紅茶之外,這裡地方經濟最為仰仗的,還是種植白茶。  

 

在中國的茶葉市場上,百分之四十的白茶都來自福鼎,因此福鼎又被稱為白茶的故鄉。白茶到底是什麼?它是由茶樹上最嫩的尖芽兒製作而成。由於這種嫩芽被白色如絲般的茸毛所包裹,因此得名白茶。白茶根據自身的品質和葉子的數量,分為四大類。其中最為出名、檔次最高的白茶被稱為“銀針”。這種茶葉所選取的嫩芽,都是剛剛長出來的新芽。而隨著茶樹葉子數量的增加,白茶的品質也隨之降低,這一點,從白茶沖泡出來的顏色也可以分辨。“銀針”的顏色幾乎是透明的,而隨著色澤變得越來越深,白茶的品質也越來越低。 

 

 白茶區別於綠茶的一個很大特點,就是它的保質期。綠茶隨著放置時間的逐漸延長,會在口感和品質上打些折扣,而白茶則是越存越好。在福鼎有一句俗語:“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白茶不光可以增強免疫力,降低血壓,長年以來,福鼎人還一直用它治療麻疹和老年癡呆。  

 

白茶的製作工藝有一套固定的流程。茶葉的嫩芽經過辛勤採摘後,會被放置在陽光下曬乾。雖然這些嫩芽和茶葉一共需要被陽光照射60個小時,但是要避免直接照射。現在大多數茶葉加工廠,都會把茶葉放置在帶有頂棚、通風效果良好的茶房裏烘曬。這個方法除了可以有效避免陽光直射外,還能夠保證雨天不用著急搶收茶葉。茶葉還可以在這裡根據嫩芽和葉子品質的不同,被分別歸類。  

 

而白茶的傳統加工手藝則有所不同。76歲的梅相靖老人,是白茶製作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他告訴我們,陽光不可能把茶葉完全曬乾。正因為如此,他的爺爺還會借助於炭火。為了保證爐子的溫度不會太高,燒紅的木炭會用灰燼掩埋起來,最理想的狀態是在30度的溫度下,烘烤大約兩個小時。不過最終爐子的溫度和烘烤時間,還是要根據白茶葉子所含水分的多少來決定。而這一點,梅老先生只能靠自己多年的經驗來判斷。  

 

白茶不光可以製作成上好的飲品,福鼎的“六妙白茶莊園”還發現了這嫩芽尖的其它妙用:比如用來製作化粧品或者點心。  

 

作為“多面擔當”,白茶的這種潛力,正被福鼎人民努力挖掘。在未來,白茶不光會越來越被大眾所熟知,而且它還會把其它地方的遊客吸引到福鼎來,從而進一步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