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犯毀了老一代臺商在外的美名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6-04-20 15:15:28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台灣在肯尼亞的詐騙分子被遣送至大陸,引發社會熱議。台灣“法務部”也因此檢討台灣對於詐騙集團何以難以遏止,與國際法律在懲處詐欺犯行刑的嚴重落差等問題。
台灣《中國時報》20日發表評論説,過去台灣老一輩的臺商提著007手提箱,操著洋涇濱英文,到全球尋找商機,憑藉著刻苦耐勞的精神,為台灣爭取無數的外匯。然而曾幾何時,新一代竟將台灣締造成“詐騙天堂”,從台灣、大陸、東南亞行騙到非洲等地,儼然變成台灣最成功的企業與跨國連鎖集團。而這些詐騙主事者的父母與家人,似乎不以為恥,遇到子女被抓,也可以透過民意代表為其聲援,甚至不惜動用臺當局行政資源,讓上自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立法院”、“外交部”、陸委會,極力拯救那些只有在對岸才可能受到相對懲罰的詐欺者。
相對的,這整個所謂的保護罪嫌人權的“營救”過程,完全忽略了那些詐欺受害者的人權與心理感受,遺忘了詐騙其實是一種“社會性謀殺”。因為台灣的縱容與輕判,每年包括島內外受害的數以萬計民眾,源源不斷在供養這一群群不勞而獲犯罪集團及其家人的吃香喝辣基金與炫富本錢;更造成整個社會黑白顛倒與是非不明。
類似詐騙這種社會性謀殺,一方面利用人性的弱點與善良,“謀殺”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引誘他人付出辛勞所得,甚至為此而傾家蕩産,從此對人性充滿懷疑與敵視。另一方面,受害者在錢財損失與個人尊嚴上受到重大衝擊,且讓多年的努力毀於一旦,信心與個人的判斷力也瀕臨瓦解。受騙者遭遇此種重大創傷,有人為此得憂鬱症、輕生。
台灣社會為何淪為“詐騙王國”?原因很多,包括家庭教育鬆散、親子關係淡薄,以及學校教育中太強調人權,而忽略道德規範和社會責任等探討。尤其是社會中笑貧不笑娼的氛圍下,媒體動輒倡導奢華高調的生活方式,政治人物隨意開選舉番石榴票與貪腐,以及吸毒氾濫等,都是造成當代年輕人走快捷方式、行騙天下的原因。至於那些廣大受害者的人權及心聲,卻少有人關注與保護。
新聞推薦
- 打通供應鏈 打造“共贏鏈”——中國汽車産業“鏈”起全球2024-11-28
- 東航第9架C919入列 國産大飛機首度實現客艙局域網服務2024-11-28
- 一場兩岸青年的“雙向奔赴”卻讓民進黨當局風聲鶴唳,他們究竟在怕什麼?2024-11-28
- 2024年“遷臺記憶”臺胞祖地行活動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啟動2024-11-28
- 第八屆台灣創藝生活節在深圳成功舉辦2024-11-28
- “最炫民族風”兩岸交流活動開啟清臺民族交流新篇章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