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臺商當祭品 蔡英文“新南向”葫蘆裏賣啥藥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6-05-05 10:17:55 |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隨著“5·20”臨近,即將上任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開始端出各種“政策牛肉”,頭一道就是所謂的“新南向政策”。內容看起來很豐富,包括,蔡英文執政後將成立“新南向政策辦公室”,提高決策及整合層級;設立東盟及南亞研究智庫;成立大型東盟南亞獎學金計劃,通過人才的培養與交流,打通與東盟及南亞國家關係的“任督二脈”等。不過島內輿論並不買賬,認為她不過畫餅充饑,拿臺商當祭品。
不過是“新瓶裝舊酒”
要了解“新南向政策”,必須從所謂的“南向政策”説起。從1994年到2002年,李登輝、陳水扁時期出現過三波“南向政策”,主要目標就是降低對中國大陸的經濟依賴,引導臺商開拓東南亞市場。但本想播下龍種,收穫的卻是跳蚤。各界公認其對台灣經濟發展的促進成效甚微,最後不了了之。
而李扁規,英文隨。早在去年9月台灣“大選”期間,蔡英文就撿拾起來這個老掉牙的“政策法寶”,老黃瓜刷綠漆,添了一個字,於是有了“新南向政策”。蔡英文在臉譜上表示,臺在東盟及南亞擁有完整的臺商供應鏈,也有僑生和新移民的連結,這是推動“新南向政策”的基礎。
與舊版“南向政策”相比較,蔡英文構思的“新南向政策”涵蓋範圍有所擴大。除了加強經貿關係做買賣,還包括民間交流、文化、教育研究等多方面的連結,考慮的是“整體關係”的提升。但即使加上一個溝通“人心”的包裝,也難以擺脫“新瓶裝舊酒”的不變本質。
為何如此説?如何處理跟中國大陸的互動交往,島記憶體在兩種思路。一種是借道中國大陸走向世界。馬英九當局走的是這條路,務實又成功。連戰的名言 “兩岸一起攜手賺世界的錢”,就是這條路最好的註釋。
還有一種是“從世界走向中國”,謀求在世界其他地區打拼站穩腳跟,然後再跟中國大陸保持適度交往。背後考量的關鍵,是對“過分依賴中國大陸”的憂慮。對於民進黨來説,不管可行性有多大,第二條路是不二選擇。觀察蔡英文自2012年參選以來的政見,如“在WTO或其他多邊國際體系框架下審慎發展兩岸經貿關係”“和世界各國簽訂雙邊經貿協議,再從世界走向中國”等,都是這種論調。從這種角度看,李扁蔡的“南向政策”穿的是同一條褲子,所謂的新政策本質上仍是舊政策的翻版。
展現了更大“胃口”
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蔡英文並非不知道李扁“南向政策”的尷尬下場。雖然她列舉了一堆利多,但好像忘了,由於東南亞當地語言文化與台灣不同,基礎建設落後,不少地方政治混亂,許多臺商投資失利血本無歸。
硬著頭皮強推背後,一定有不得已的苦衷。不當家不知柴米貴。蔡英文宣誓就職後,第一個逃避不掉的問題,就是世界經濟整體放緩,作為海島型經濟體,島內發展疲軟。要在經濟上拼突圍,做到民眾有感,再當“空心菜”就説不過去了。但蔡英文受困於民進黨的“台獨神主牌”,迄今為止沒有承認“九二共識”。
沒有“九二共識”,兩岸紅利是指望不上了。無他,只能甩開膀子單幹,萬一闖出一條路來繼續走向“經濟全球化”,還能收到“減低對大陸經貿依賴”的功效。嚴重的防備心理,照射出“新南向政策”背後的政治心理學之一隅。
另一方面,抱美日的大腿,積極尋求與二者的利益交集。為何瞄準東南亞和印度,討好的卻是美日?打開地圖看看就知道,台灣跟他們隔著利益關係錯綜複雜的南海,美日在南海問題上正在拉幫結派。更何況,美日主導的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議(TPP), 文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和越南4國參與其中。蔡英文明確表示,希望能加入由美國主導的TPP,申請加入 TPP 將結合“新南向政策”。聯想到民進黨在南海和太平島問題上的曖昧態度,蔡英文上臺後,是否會將“新南向政策”“泛政治化”,或用“南海權益”換取台灣在東南亞、印度的利益,不能不引人警覺。蔡英文的表態也顯示,這一“南下戰略”展現了更大“胃口”:試圖通過與東盟及南亞國家建立多元的合作關係,落實“經貿實力轉化為‘外交’利基”的企圖。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蔡英文很少講到希望進入中國大陸身處其中且分量很重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
無法繞過的存在
理想再豐滿,也抵不住骨感的現實。政治算盤打得再響,也得有能力去實現才行。有人説,台灣必須處理好島內經濟轉型與對外發展、民進黨與台灣企業之間、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等幾組關係,否則,“新南向政策”將昧于國際情勢,流沙築塔,只是一個空話甚至笑話。
台灣《中央日報》社評認為,蔡英文與其推動“新南向政策”,不如把重心擺在積極加入RCEP;否則必然會重蹈李扁覆轍,賠了夫人再折兵,不僅沒有強化台灣與東南亞經貿關係,反而虛耗資源,徒然使臺商受困。
事實上,TPP只佔台灣對外貿易比重的35%,RCEP則佔56%,純從經貿角度看,加入RCEP對於台灣顯然比加入TPP更要急迫才對。再者,要想全面與東盟國家進行産業合作,解決臺商在東南亞市場面臨的高關稅及投資障礙,卻不談東盟10國均參加的RCEP,豈不是緣木求魚?更嚴重的是,如果台灣不能加入這一區域合作進程,“新南向政策”帶來的可能是資本單向流出、島內産業空心化以及失業率更加擴大。
目前,大陸除了推動自貿區升級版外,還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全面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發展戰略對接與合作。很難想像,沒有參與亞投行及“一帶一路”建設,沒有善用大陸與東盟之間經濟一體化的利基,台灣有何資源進一步推進與東南亞國家的經貿關係?蔡英文和新當局真的能憑自己一己之力,在大陸與東南亞國家關係如此密切的背景下撲騰出另一條路來?
需要提醒的是,兩岸産業尤其是傳統産業在東南亞市場的競爭,很可能大於合作。大陸已今非昔比,過去東南亞國家因經濟原因不得不在大陸與台灣之間進行選擇的政治難題已經弱化甚或消失。疊加上這兩個政經因素,可以説,“新南向政策”的成敗還沒起步就已成定局。
從任何方面看,中國大陸都是台灣無法繞過的存在。(記者 任成琦)
新聞推薦
- 兩岸攜手工程創新 推進綠色低碳發展2024-11-25
- 第四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年企業家籃球邀請賽落幕2024-11-25
- 馬龍確定訪台,台灣球迷直呼“請假去看龍哥”!2024-11-25
- 朱立倫強調“中華民族是根、中華文化是本” 馬英九12字批賴清德“新兩國論”2024-11-25
- 青春相約·逐夢燕趙——2024首屆冀臺冰雪嘉年華暨冰雪産業推介會在張家口市舉辦2024-11-25
- 臺胞“首來族”的專屬福利——福建土樓(永定)景區免票之旅盛大開啟!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