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微薄不受尊重 台灣街頭藝人太尷尬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6-05-23 10:59:35 |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台北某知名購物中心外,街頭藝人在表演。(記者 陳曉星攝)
台灣的街頭藝人是要嚴格考試、持證表演的,人人都有技藝在身。但台灣《聯合報》近日報道,這些街頭藝人卻難以得到尊重,反映社會的文明程度有待提升。
現代都市大多匆忙冷漠,人來人往的購物中心、地標建築附近,有街頭藝人彈唱、雜耍、畫像,為都市增添了色彩與溫度,也彰顯著城市的個性。台灣的街頭藝人考照不易,不少歌星都出身街頭,陳升、張震岳都有街頭歌手的經歷。但考取執照後的生涯卻越來越艱難,不僅生存不易,而且自尊不保。
據報道,台南市最鼓勵街頭表演,具體表現為考照相對容易,成功率有七成,近4年共發出近500張執照。執照3年要審核更換一次,可嘆換照率卻不到三成。街頭藝人表示,台灣還沒有給街頭表演付費的習慣,就算在人來人往的商圈表演,總是圍觀的人多,投錢的寥寥可數,能靠表演生存的藝人大概只佔5%。這還不算,街頭藝人還會被粗魯對待,令不少對這一行滿懷憧憬的藝人很快就退出了。
一位28歲的街頭藝人接受台灣記者採訪時説,他定期在嘉義、台南、高雄表演,嘗試以魔術和觀眾互動,帶動快樂氣氛,但有人向他丟煙蒂,還有人把垃圾直接扔入他的錢箱。即使付費,也有人嬉笑著從遠處投擲,仿佛是在嘲弄,更有不少像施捨的舉動,讓他深感挫折。一位大學生也考取了執照,原本想既勤工儉學,又增長社會經驗,還可傳承民俗,沒想到表演時有小孩子來搶他的道具,家長也不制止,還有的成年人直接踢倒他隔離表演區的標識,讓他原本的熱情無奈冷卻。
台灣有街頭藝人發展協會,為街頭藝人爭取表演空間和權益,也組織出色藝人去世界各地展示才藝。但街頭藝術的發展有賴於整體社會環境的認可與尊重,這需要社會具有足夠的文明程度,非一朝一夕所能達成。
新聞推薦
- 關稅高企 捷豹路虎暫停對美出口2025-04-07
- 從雙向奔赴到同向而行 外資來粵何以“不見外”?2025-04-07
- 珠海深度遊+香港無縫中轉 “經珠港飛”首航團啟程2025-04-07
- 乙巳(2025)年清明海峽兩岸共祭軒轅黃帝典禮在縉雲舉行2025-04-07
- “文化的血脈始終將我們緊密相連”2025-04-07
- 一條漫漫“回家路”,他們走了40年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