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發現明早期宮殿建築遺跡

故宮發現明早期宮殿建築遺跡

故宮發現明代大型宮殿建築遺跡。京華時報記者王海欣攝

 

故宮發現明早期宮殿建築遺跡

 

毓慶宮區域修繕完成後將對公眾開放

 

昨天是我國第11個文化遺産日,今年的主題是“讓文化遺産融入現代生活”。記者從故宮獲悉,紫禁城內首次發現明代大型宮殿建築遺跡,已在閉館修繕的養心殿1890件文物開始撤陳保養,而毓慶宮區域修繕計劃本月30日竣工,未來有望首次面向公眾開放。圓明園、週口店等地也舉辦各種活動,讓公眾與考古近距離接觸。

 

發現明代大型宮殿建築墻基

 

昨日,故宮對外發佈了考古新發現,故宮在慈寧宮廣場長信門西北側基建勘探坑進行考古調查時,發現一處明代早期的大型宮殿建築基址,包含由一條東西向明早期墻基,及其底部的地釘(立樁)、排木(臥樁)組成的樁承臺、夯土夯磚層、建築基槽等遺跡。據了解,這是紫禁城內首次發現明代大型宮殿建築的墻基以及建築基槽遺跡。

 

據介紹,在這個東西向寬2.5米、南北向長5.4米的探坑內,大體量墻基在層位關係、施工工藝、出土遺物等方面與慈寧宮花園東側發現的明早期大型宮殿建築基址基本一致,可以判定其始建年代為明早期,廢棄年代為明後期。

 

雖然這段墻基的東西向長度和南北向寬度目前暫不明確,但可以肯定的是,其與南側約60米的慈寧宮花園東院明早期大型宮殿基礎在功能上有密切關係,是紫禁城建造之初具有宮廷分區功能的大型墻基。

 

相關專家現場勘察後還認為,此處墻體基槽底部的黃沙層和含有青灰色有機物的生土層是距今3萬年至5000年前,後海、北海至中南海一線古高粱河道的自然遺存。因此,該處遺跡對研究北京城市變遷、紫禁城歷史、中國古代建築技術等均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也對公眾深入了解紫禁城的“前世今生”提供了有力參考。

 

養心殿1890件文物撤陳保養

 

記者昨日獲悉,養心殿可移動文物撤陳工作上月30日正式啟動,並已制定詳細的工作時間安排表以及相關制度和措施,文物全部撤陳預計在3個月內完成。養心殿區域作為原狀陳列展示區,目前有可移動文物1890件,囊括傢具、書畫、帖落、陶瓷、玉器、文房、織繡、琺瑯、盆景、生活用具、宗教文物等多個類別,是研究清代文化藝術發展和理政及寢居空間的獨特材料。

 

撤陳工作以殿座為單位,按照文物類別,由原狀陳列負責部門分別點交給各個相關業務部門,然後由各業務部門中的專業科組負責相應文物的撤陳回庫工作。具體撤陳程式是:第一步,平面陳設如玉器、漆器、琺瑯、玻璃、盆景、鐘錶等;第二步,傢具陳設和帷幔、坐墊等;第三步,宮燈;第四步,超大型傢具;第五步,書畫、帖落、隔扇芯。撤陳工作現場同時開展文物除塵和基礎影像採集工作。

 

養心殿始建於明嘉靖十六年,是營建資料保留最完整的皇家宮殿建築之一,也是世界記憶遺産清代樣式雷建築圖檔的實物見證。據故宮博物院相關負責人介紹,文物撤陳工作完成後,故宮博物院還將根據文物狀況,對回庫文物進行更細緻除塵保養和修復工作,並保證擬於今年舉辦的養心殿大展如期舉行,項目完成後養心殿文物將以更好狀態重回養心殿。

 

毓慶宮修繕將於本月底竣工

 

位於故宮內廷東路南端、奉先殿和齋宮之間的毓慶宮建築群,原為皇太子宮而興建,而後光緒、宣統等皇帝曾在此處讀書,作為清代統治者接受漢文化思想的重要場所。2014年8月21日,故宮開始對毓慶宮進行保護修繕,歷時742天,此項修繕工作計劃于本月30日竣工。

 

近百年來,毓慶宮建築群多空置或作為庫房使用,而總建築面積為1898平方米的毓慶宮修繕並不是首次。據介紹,故宮博物院成立後,多次對毓慶宮進行了保養、維護,並於1953年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半個多世紀以來,毓慶宮未再進行大修。此次修繕前,毓慶宮區域各處有不同程度損壞,比如屋面瓦件脫灰、鬆動,局部有漏雨現象;椽望糟朽較多,木結構局部拔榫,尤其是角梁部位糟朽嚴重,仔角梁大部分需要進行更換;彩畫脫色風化,下架地仗損壞嚴重;院內地面、散水磚整體極不平順,排水不暢,局部坑洼不平、滋生雜草且多鬆動破碎,等等。

 

此次修繕主要包括拆除屋面,重新苫背、瓦瓦;損壞的仔角梁進行更換、剔補,老角梁全部進行剔補;現存彩畫進行“現狀保護、局部整修”,僅對部分損毀嚴重的彩畫採取重繪工作,其餘彩畫作除塵處理;院內地面全部重新細墁;進行白蟻防治等。

 

毓慶宮區域修繕完成後,將進行展覽設計和進一步規劃安排,未來將作為故宮博物院一個新的展覽空間實現對公眾開放,獲得更加豐富精彩的文化體驗。(記者 潘珊菊 賈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