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粹害了台灣經濟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6-06-21 10:47:13 |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在台灣,臺開集團董事長邱復生是一位頗有影響力的企業家。最近他以企業經營者角度,對台灣當下問題、未來發展提出看法。他認為,搞好經濟是台灣未來唯一的出路,造成台灣經濟艱困的根本原因,出在台灣社會的民粹橫行。台灣解除戒嚴後,政治人物為了選票討好選民,政黨將民主無限上綱,便在財經、環保、社會福利等政策的制定及執行上,不斷加碼,一切以民粹為依歸。最後的代價就是:民主變成民粹、民粹演變成反商仇富、企業與政府間的信賴度流失。換言之,台灣曾有穩定的經濟架構,如今這個架構逐漸解體,良好經濟環境自此崩壞。
對此,邱復生董事長表示,用舊思維解決不了現有的問題。所以民進黨新當局要改變民粹思維,不能再一味討好選民。找出台灣經濟發展遲緩的癥結,不斷提高行政效率,儘快轉變産業結構,才能使得台灣整個經濟脫胎換骨,跳出低迷漩渦。
民粹是現代社會的可怕産物,少數人的偏執意見。透過有心人士或某個政黨的炒作,由傳遞神速的通訊網絡來推廣,一夕之間,少數人的偏見就有機會成為眾多網民相互傳佈的消息。它未經思索、探討,有時候就被許多人認同,成為所謂的民意,媒體再將之鼓吹渲染,民粹就此誕生。
幾年前台灣的“太陽花運動”,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太陽花運動”初始理由是:國民黨政權偷偷與對岸簽署了服貿協議,這是“賣臺”行為,大家都應當愛台灣,不能容忍“賣臺”協議。國民黨當局對之反應遲鈍,不能儘速紓解民粹浪潮,於是發生學生侵佔“立法院”數十天的鬧劇,有心人士還一度率眾攻打“行政院”大樓。
毫無疑問,民進黨是這場“學運”的影武者,也從這場民粹運動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利益,以至於一路走來贏得場場選舉,促成再度政黨輪替。然而事實雄辯證明,簽訂服貿協議對台灣經濟甚有幫助,絕對不是什麼“賣臺”行為。現在就連民進黨也改變了説法,説當時的“太陽花運動”是反對國民黨執政者“黑箱作業”,與對岸的協商談判不夠透明化,而不是反對兩岸服貿協議云云。
事到如今,話只能隨便他們去説了。其實多數台灣民眾對於民粹運動,只作5分鐘熱度的反應,時過境遷也就忘記得差不多了。“太陽花運動”週年時,民調公司的問卷中有一題:“太陽花運動”因何而起?57%的受訪者回答:不記得了。也有不少人的回答錯誤百齣。
邱復生董事長盼望民進黨政權唾棄民粹,重振經濟。但是怎麼可能呢?民進黨奪得政權就靠民粹這個利器。這不,新上臺的“行政院長”林全在電視專訪中就説了,“太陽花學運”人士攻打“行政院”的行為不值得鼓勵,但可以原諒。執迷不悟,夫復何言?
(作者馬康莊為台灣民意調查基金會秘書長)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