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的粉絲經濟能走多遠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6-06-23 09:23:38 | 來源: 京華時報 |
圖片來自網絡
粉絲的忠誠度與高黏性,讓各路資本開始重視粉絲經濟效應。隨著電商移動化的步伐越來越快,拋開消費頻次與購買額度不説,如何讓用戶時不時地都想打開自家APP,成為電商們首要考慮的問題。回首剛過去的6·18年中大慶,價格戰已經司空見慣,粉絲經濟則成了電商提高用戶黏性的著力點。從流量大戰到粉絲大戰,電商的粉絲經濟又能走多遠呢?
現象
電商紛紛瞄準粉絲經濟
從去年開始,各家電商紛紛簽約娛樂明星,通過明星的加盟來加強電商平臺與粉絲的互動和參與感,以提高年輕消費者的黏性。例如,周傑倫簽約唯品會CJO首席驚喜官,韓國歌手黃致列入職步步高旗下跨境電商雲猴全球購,成為“全球首席買手”。
回看剛剛過去的年中6·18大促,一直對6·18不太熱衷的阿裡巴巴,也在今年啟動首屆“天貓6·18超級粉絲狂歡節”。
阿裏方面表示,正是預測粉絲經濟這一消費趨勢的巨大轉向,在阿裏體系內,淘寶打造網紅經濟,天貓則重塑粉絲經濟。隨著針對IP原創內容的虛擬消費體驗升級,相應地,針對現實的購物體驗也在升級。從消費者升級為粉絲,從商品消費升級為IP內容消費。這意味著天貓從人、貨、場匹配的交易平臺,開始向人、內容、消費互動消費平臺轉變,打造IP-粉絲-品牌-消費者互動的新生態産業鏈條。
智慧硬體創新創業平臺“硬蛋”,也因其抓住了平臺上的粉絲,才有了吸引智慧硬體創業團隊的能力,進而擁有變現的能力。硬蛋負責人坦言,公司成立之初便定期舉辦線上活動為粉絲送話費、智慧硬體等福利。這些福利也逐漸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硬體粉絲。本月初,聚集了1萬個智慧硬體創新創業項目和800萬硬體粉絲的硬蛋,宣佈打通C端消費者上線智慧硬體電商,致力將粉絲打造成硬蛋業務發力點。
今年6·18期間,借助目前的網絡直播形式,蘇寧也玩起了粉絲經濟。網紅孔垂楠在蘇寧慈雲寺店與粉絲直播互動,短短45分鐘就引發4萬粉絲圍觀,15萬多人點讚。由孔垂楠示範購買的美圖M6手機,3秒內就被粉絲通過蘇寧易購移動端搶光,創造該類手機銷售紀錄。
移動互聯網時代,電商的行銷與發展,已經從流量經濟轉向粉絲經濟。如果説,在PC端促銷講究玩花樣,移動端促銷講究的則是對粉絲的維護。電商專家魯振旺認為,與過去依託砸墻搶奪流量不同,當下電商以粉絲為核心,都在致力於打造忠誠的粉絲社群體系。
打開主流電商平臺的APP,就能輕易發現,類似社區、論壇、發現等板塊,都在力圖吸引消費者成為自家的粉絲。互聯網觀察人士梁振鵬就表示,電商企業中的網紅,每家電商自身以及電商平臺上的一些熱門品牌,都有著自己的一眾粉絲。不同電商平臺,它的配送速度、購物體驗和售後服務等,都對應著一部分粉絲客戶群體。
背景
粉絲經濟最早源自美國
所謂粉絲經濟,泛指架構在粉絲和被關注者關係上的經營性創收行為。被關注者常為明星、偶像和行業名人等。粉絲經濟最典型的應用領域是音樂,在音樂産業中真正貢獻産值的是藝人粉絲,它由粉絲所購買的CD、演唱會門票、彩鈴下載和卡拉OK點歌版稅等收入構成。
在互聯網領域,小米、羅輯思維、“papi醬”等,都被譽為粉絲經濟效應的代表。小米公司更是將粉絲經濟玩到極致,通過構建社群、打造線上論壇,一直在為米粉增加集聚平臺。而羅輯思維初期也只是一個視頻自媒體,隨著點擊率和粉絲數量的增加,逐步發展成為火爆的社群電商。創始人羅振宇表示,他的自媒體平臺實質就是基於互聯網的社群。2013年,羅輯思維首創互聯網收費模式,在不承諾任何會員服務的前提下,第一次招募會員時,僅6個小時就募集了160萬會費。
李易介紹,從歷史的發展來看,互聯網領域的粉絲經濟發源於美國。早在上世紀90年代,美國人基本已經到了PC互聯網的時代。“上世紀20年代初的時候,美國人就已經在講粉絲經濟了。Fans、follow等詞彙也逐漸流行開,如果再往前數,那就是娛樂圈的歌手、演員等,後期粉絲經濟才在互聯網領域被放大。”
美國當時有個理論,“如果你擁有1000個粉絲,那你就會一輩子活下去。”李易説,當時的粉絲與現在不同的是,他們是深度的忠實粉絲。“無論一家企業製造什麼産品,即便是隨便畫一幅畫、寫一首詩,粉絲也都會買單。”
探因
粉絲黏性高推廣成本低
網紅的化學反應一次又一次複製著粉絲經濟效應。被網友稱為“國民老公”的王思聰,在分答平臺以“網紅、投資人、哲學家”標簽開通賬號後,截至6月12日下午已累計回答了32個問題,總收入超過25萬元。鬥魚女主播在直播中推薦的聯想ZUKZ2手機,更是輕易就奪得手機品類6月18日單品銷量冠軍。
零售企業的粉絲經濟雛形可以説源自早期的會員運營。蘇寧認為,企業通過對會員的精準分析,通過産品、服務等不斷強化用戶的企業認同感。但在互聯網的背景下,用戶的消費價值觀,已經從原先單一的産品消費過渡到情感消費。在各種顛覆性新品不斷涌現的情況下,僅靠産品本身的特點,很難再喚起用戶的購買慾望。用戶不僅需要産品帶來的差異化“體驗”,更需要有相同趣味的人形成一種情感上的共鳴。
“正因為如此,一些中小企業到電商平臺開店,與電商平臺高企的流量成本相比,這些小微企業更傾向於粉絲經濟。”魯振旺説,因為經營好粉絲經濟,就是營造好了自身的流量市場,與流量經濟相比,粉絲經濟用戶黏性高並且推廣成本低。
天貓客戶端負責人蔡勇在介紹天貓APP發展策略時曾宣佈,2015年天貓APP主要打造品牌旗艦店,希望用戶打開天貓,就可以看到這是一個品牌旗艦店的陣地。2016年,將在此基礎上升級為品牌旗艦戰。“這就意味著,商家在天貓平臺不僅是賣貨,而是在天貓客戶端上可以充分地與自己的消費者和粉絲進行互動,將銷售經濟轉變為粉絲經濟。”
蘇寧也一直在滿足用戶新需求上不斷實踐。從蘇寧成立之初的“至真至誠陽光服務”,到“正青春,極速跑”,再到“放心去喜歡”的品牌標語,就體現了蘇寧“用戶即粉絲,粉絲即用戶”的企業精神。
分析
企業應找準定位並定期迭代
粉絲經濟的定位是運營粉絲經濟的根本。互聯網觀察人士劉興亮認為,過去以小米、凡客為代表的“草根經濟”,隨著當下中産階級的消費升級,粉絲的定位與粉絲價值觀的脫節,導致類似上述兩家之類的企業在一定程度上日子都不如以往好過。劉興亮表示,企業在應用粉絲經濟的時候,找準定位很重要。同時,企業應該根據粉絲的特點,適當調整自身定位,並回歸本質做好産品,才能讓粉絲經濟更為長久。
關於粉絲經濟在電商領域的發展,互聯網學者李易也表示,企業不應該一味只顧吸引眼球,應該做得專注一些。比如,某企業是一個運動品牌,那就應該找準用戶群,發現自己的用戶到底在哪。去貼吧、微信、朋友圈等不同社群,找相同定位的網紅,與産品本身有相同價值觀念的知識産權,做一些行銷玩法。
同時,這家企業還要維持長期持續性的話題。用互聯網的話來説就是要迭代産品,李易説,“如果不這樣,即便是找一個超級明星,重復做相同的廣告,最後可能用戶就疲了。”另外就是要結合社會熱點,有新意。可以説,國內今後的粉絲經濟會逐漸趨於精品化、更注重知識産權。粉絲經濟在電商中,能夠讓企業實現用戶再開發和進化升級。不過,不管現在還是未來,粉絲經濟所代表的社群電商,都不會成為大的電商模式。“但這種模式卻成為一個很好的推廣渠道,適合一些小而美的産品。”
魯振旺表示,粉絲經濟在一定程度上與社交電商的目的類似,都可以提高和用戶的互動頻率,吸引路人轉換成為實際消費者。與京東和騰訊合作不同,阿裏一直沒有社交電商,可以説這一領域是阿裏的弱勢。通過阿裏入股微博可以窺探出,阿裏要在社交電商上佈局。“現在打開天貓、淘寶我們能夠看到,阿裏也在做直播、找網紅,希望通過粉絲去黏住用戶。”
究其原因,電商企業涉足粉絲經濟,是因為現在用戶對商品的黏性普遍較弱,而用戶對人的黏性卻比較高。魯振旺説,因為用戶對人才有情感的寄託,電商打這種模式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
不過,不少業內人士也表示,這種粉絲經濟模式是否長久,還是個疑問。比如目前很火的粉絲經濟直播文化,也就是視頻直播,所謂的紅人,不再是藝術家、歌手等,而是一些草根。這些紅人的粉絲群體的忠誠度更“輕”,通常都只是關注一下。李易認為,國內當下粉絲群體的特點有浮躁、用戶基數龐大等基本特點。(記者施志軍 製圖謝瑤)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