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維持現狀”承諾成誇口空談

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上任剛滿一個月,不論在內政外交或兩岸皆面臨焦頭爛額、亂無章法的執政困境,面對多項“發夾彎”政策的嘲諷,相信她現在已有悔不當初之憾,不該誇口空談。台灣《中央日報》網絡報25日發表評論説,表面看似風平浪靜的兩岸關係,暗地裏其實暗潮洶湧,民眾其實有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苦悶。

 

臺海兩岸方面,馬英九當局設立的兩岸官方熱線至今仍未接通,海峽兩會的接觸成台灣開向大陸的單行道,許多民間交流也遭受波及而中斷,更不用説深受其害的觀光旅遊業。

 

一方面,大陸仍等待蔡英文完成“考卷”,不過逐漸失去耐性;另一方面,民進黨表面淡定、私下卻焦慮不已,不知對岸何時會有大動作或以何種方式掀起波瀾。民進黨內部的種種不安跡象,從蔡英文至今仍未能指派海基會董事長的僵局即可看出。連當局“白手套”機構的領導階層都未定案,何來的“維繫兩岸溝通管道”之説?

 

蔡英文在選前及當選後,不斷重申“以中華民國憲法維持兩岸現狀”的承諾,並誇口“我做得到”。然而,民眾看到的是稀稀落落的兩岸政策,連選前信誓旦旦、將列為執政後優先法案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都束之高閣,根本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重見光明。

 

更可笑、但被民眾忽略的就是“行政院長”林全的矛盾立場,他近日竟然向“立法院”表示,“我們(民進黨當局)沒有不要服貿、貨貿,而是要循一定程式,等到‘兩岸協議監督條例’通過後,這部分還是會繼續啟動。”

 

難道林全這麼健忘?難道他不知道,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及兩岸貨品貿易協議正是民進黨得以操弄民粹、蔡英文得以掌握政權、及國民黨接連兩次在大選吃悶虧的主因?明明是民進黨一再污衊服貿及貨貿是國民黨“親中賣臺”的鐵證,其內容仍未改變,怎麼民進黨上臺了就不是?海基會與海協會在2013年6月簽署兩岸服貿協議,至今仍躺在“立法院”等待實質審查。兩岸的貨貿協商因2014年反服貿協議的太陽花學運而擱置。

 

蔡英文不願對“九二共識”或兩岸定位做更進一步的闡述之前,不論她最後找哪位德高望重的人出任海基會董事長,都無濟於事。反之,如果蔡英文的兩岸定未能符合“中華民國憲法”,則無論誰領導海基會,兩岸溝通機制必然能恢復。因此,其實許多綠營人士早覬覦海基會的高位,既能建立自己橫跨兩岸的人脈、又能坐領高薪無所事事,反正他們又不是最後拍版的負責人。

 

從蔡英文就任臺當局領導人以來,左支右絀的兩岸政策步調早被看破手腳。先是説以“中華台北”出席世界衛生組織大會年會“不是矮化”,接著又向大陸臺商溫情喊話,保證做到“維持兩岸現狀”的承諾,最後向美方訪客將“致力於建立兩岸間的良性對話與溝通管道,並透過雙方的努力,維持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與正向發展。”

 

一個連兩岸白手套機構的人事佈局都喬不定的臺當局,還敢恥言“建立兩岸良性對話與溝通管道”?若不是夜郎自大的心態,就是根本搞不清楚兩岸僵局對台灣深遠影響的嚴重性。

 

蔡英文當局為了擺脫中國大陸對台灣的箝制,有計劃地推動“新南向政策”,意欲拓展東南亞及印度市場來取代對中國大陸的經濟倚賴。理論上這是正確的目標,畢竟擴大出口市場是提升經濟發展的最重要手段,而若能協助臺商拓展東協市場,將對台灣的低迷經濟,注入強心針。

 

然而,國際現實往往與理想不相符。這可從比較陳水扁及馬英九的兩岸及“外交”具體成果清楚看出,蔡英文應審慎面對個中奧妙。

 

既然得利於馬英九兩岸及“外交”政績,蔡英文當局真的不該“得了便宜還賣乖”。應重新思考如何回應兩岸新局,不該把台灣及民眾的未來當作民進黨的賭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