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發佈了南海問題最新研究成果 為證明中國擁有南海主權提供更多證據資料

海峽飛虹報道(記者 柳青):中國社會科學院30日發佈南海問題最新研究成果。台灣政治大學原邊政研究所所長唐屹教授公佈了涉南海檔案資料50余冊,充分證明中國擁有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中國社科院相關研究人員表示,此次公佈的南海問題相關檔案,為證明中國在南海擁有無可爭議的主權提供了更多證據資料,具有重大的學術和現實意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30日在近代史研究所發佈了南海問題最新研究成果,台灣政治大學唐屹教授作主題報告。據了解,出於學術研究和現實需要,唐屹及其團隊二十多年來經過多方蒐集整理,陸續編輯出版了多卷邊界檔案資料彙編。30日公佈的南海問題檔案資料,共53冊,全部來源於台灣地區相關行政部門的檔案,採用影印方式呈現,是具有重要史料價值和現實意義的資料。唐屹在當天的報告中列舉了具有代表性的資料,並表示這些材料充分證明了中國在南海擁有主權:“民國二十四年,1935,行政院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所出版的南海的疆域圖,這是那個年代這麼劃下來的,到了(民國)35年底、36年,我們就從日本人手中接收了西沙、南沙,最後就公佈了這些島嶼。其實這個問題,西沙、南沙是屬於中國的,這是不必爭的事情。”

 

唐屹介紹説,1949年國民黨遷臺時,帶走了大批檔案資料。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王建朗表示,此次公佈的相關檔案,使南海的史料整理工作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具有極大的學術和現實意義:“很多資料是我們過去沒有聽到過的,比如説美國人、日本人、菲律賓人,對中國在這個地方(南海)有權益或者中國實際管理這個地區,他們是認可的,比如説飛機要經過,台灣要提供氣象信息等等,就是在一段時期之內,他們對於南海問題實際上是沒有異議的。”

 

社科院邊疆研究所李國強研究員介紹説,中國史學界把論證領土主權歸屬的要素歸納為四個方面,也就是最早發現、最早命名、最早開發與經營、最早進行了連續不斷的行政管轄。就南海而言,這四個要素貫穿于主權形成發展的全過程,並形成了秦漢以來漸次出現、唐宋以後日臻完備、清末至近代最終確立的歷史脈絡。經過數十年的研究,中國學術界在南海歷史研究中逐步形成了較為系統的邏輯體系。李國強指出,中國史學界的研究成果為厘清歷史事實,明確南海主權提供了有力支持:“我國史學界客觀審視和評價南海周邊國家和南海的關係,儘管並不完全否認周邊國家的先民或許在南海也有海上活動,但是與中國相比,周邊國家不具備開拓南海,開發南海、經營南海、治理南海的完整歷史過程,更不具備構成南海主權的基本要件,和有效性、合法性,周邊國家拼湊的所謂歷史依據不僅漏洞百齣,而且缺乏科學性和説服力,不能改變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自古以來就屬於中國的基本事實。”

 

李國強還表示,歷史研究是闡明南海問題的一把鑰匙,是維護中華民族海洋權益的重要基礎,有關南海問題的國內外文獻、檔案等仍有待進一步蒐集和挖掘,不斷理清南海主權的歷史脈絡和發展軌跡,從而最大程度的提高南海歷史研究的應用價值,回應社會各界對南海歷史問題的關切,有效地維護我國的南海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