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台獨”的防火牆需要兩岸青年共同發力
編輯: 李邵鵬 | 時間: 2016-07-04 16:22:30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我想説中山先生是一個高顏值的男神,是一位對民族有愛、對國家有愛、對社會有愛、對同胞有愛的有愛男神。”台灣青年羅海蕓這樣描述她心中的孫中山先生。
“身為一個台灣青年人,我不認為‘天然獨’是一個趨勢,‘天然獨’只是一個宣傳、一個抹黑。”在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讀博士的台灣青年王裕慶這樣説。
今年,恰逢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在前不久舉行的“民族魂·中山情——中華青年論壇暨紀念孫中山誕辰150週年活動發佈會”上,許多來自兩岸及港澳的青年朋友,對中山思想提出了自己的見解,“男神”的解釋頗符合當下青年的審美。
孫中山先生畢生以追求中國的統一富強為志業,是兩岸同胞共同景仰的民族英雄;而中山思想更是一條連結兩岸同胞的情感紐帶,是一道反對“台獨”的防火牆。
孫中山先生在推翻帝制、建立民國、實現中國統一的過程中,始終關懷台灣前途與命運,並明確宣示“恢復台灣,鞏固中華”。曾經,孫中山先生被稱為“兩岸的最大公約數”,但當前的情勢卻越來越不樂觀。仍未放棄“台獨”主張的民進黨在台灣重新上臺,至今沒有正面回應“九二共識”及其“一個中國”的核心意涵,沒有共同政治基礎的兩岸雙方,多項重要的溝通聯繫渠道遭到破壞。更讓期待兩岸和平發展的兩岸民眾不可接受的是,民進黨剛一上臺就掀起新一輪“去中國化”“去孫中山”的逆流,妄圖以“文化台獨”的“柔性台獨”來推行他們的“漸進式台獨”。
也因此,在兩岸關係處於重大轉折的當前,對於架設起一道反對“台獨”的防火牆,紀念孫中山誕辰150週年別具意義,對兩岸青年提出的責任,也是別具意義。就像台灣青年王裕慶説的:責任感、創新與無私是完成孫博士建國方略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重要態度,“雖然現今兩岸分處於海峽兩方,但在本人參與本屆海峽論壇時參觀了海滄新區專門給兩岸同胞創業發展的創新園地就感受到,兩岸攜手創新與發展的腳步並沒有因海峽的距離而拉大。”
現在還在讀書的青年人,也許你們畢業後會有很多事情不明朗,但是中山先生已經告誡過大家:年輕人要立志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一定要做德才兼備有家國情懷的人。對此,我們每個人都不可忘記。反“台獨”的防火牆需要兩岸青年共同發力,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需要我們這一代年輕人來實現。兩岸青年,不要辜負這個時代!(中國台灣網網友:肖曼)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