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若未厘清兩岸政治定位 “新南向”難推進
編輯: 李邵鵬 | 時間: 2016-08-18 15:38:19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中國台灣網8月18日訊據台灣《旺報》報道,蔡當局16日提出所謂“新南向政策綱領”,學者認為,其最大目的仍是要讓台灣遠離對大陸在經濟文化社會的各種連接。學者也稱,“新南向”勢必遭遇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整合及大陸的“一帶一路”戰略,若未厘清兩岸政治定位及互信問題,後續要推動並不容易。
上海臺研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17日受訪指出,“新南向政策”的背後,仍是蔡當局要借助美日來壯大民進黨自己的執政基礎,最大目的仍是遠離大陸,降低兩岸各種社會連接。
倪永傑認為,若蔡真有誠意向大陸釋善意,可與“新南向政策”並列,成立一個“西進辦公室”,顯現出台灣對大陸及東南亞的並重。他認為未來“新南向”若遭遇大陸的“一帶一路”戰略,蔡勢必也希望大陸可以給予空間,化阻力為助力,但前提還是繞不過兩岸政治互信基礎的問題。
華東師大兩岸交流所副所長包承柯17日受訪指出,在美國主導的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前景不明情況下,“新南向政策”的出路,僅剩大陸主導的RCEP,但參與RCEP,將繞不過與大陸的合作,因此最終還是會歸結到“九二共識”的政治互信問題。
他認為,台灣部分人士用零和思維去看待“九二共識”是不正確的,主張從雙贏的角度,讓“九二共識”成為最重要的合作點。有了這個合作點,無論是“新南向”還是兩岸經貿,都會出現新的發展,讓兩岸聯手賺世界的錢,“所以都要歸結到‘九二共識’,再從‘九二共識’出發”。
至於“一帶一路”戰略與“新南向政策”如何競合?包承柯指出,“一帶一路”是大陸未來十年和國外經濟交往的宏觀戰略,不會一步到位,但會透過基礎設施發展逐步到位。他認為“新南向政策”可與之合作,彼此間沒有競爭關係,而是在建立經濟合作的基礎條件。(中國台灣網 高旭)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