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易近人——習近平的語言力量》英文版在印首發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6-01-13 11:02:44 | 來源: 文匯報 |
2016年新德里世界書展中國主賓國系列活動之《平易近人——習近平的語言力量》英文版首發式和《擺脫貧困》推介會10日在新德里普拉蓋提·馬丹國際展覽中心舉行,中國駐印使館劉勁松公使出席了活動並講話。
印度中國問題研究所學者葉文(Aravind Yelery)表示,《平易近人——習近平的語言力量》一書為印度讀者在未來10年觀察學習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各領域的經驗提供了重要素材。他説,莫迪總理和習近平主席都善於使用簡單的語言闡明深刻的道理,習主席等中國當代主要領導人都是從基層幹起,一路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形成了治國理政的基本原則和理念。這本書收集了習主席一系列重要講話和文章,集中代表了其政治思想和智慧,對於中國和世界讀者都具有重要意義。
劉勁松在講話中表示,習近平主席2014年9月訪印時,在印度世界事務委員會演講時説,中國人講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中國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真誠希望印度繁榮富強,期待同印度攜手前行。他用印地語“謝謝”結束演講,贏得了熱烈的掌聲。習主席還説,一個國家裏的各個民族,應該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抱在一起,這句話令人感動。正是這些最接地氣的語言,拉近了中印兩國人民的心,讓我們深切體會到,我們都是發展中國家,都是亞洲人,都是同一條路上的可靠夥伴。相信讀過這本書,印度朋友對中國會更感到親近,對中印友好合作會更有信心。
關於《擺脫貧困》,葉文表示,印中兩國都是農業大國,歷史上貧困問題伴隨兩國多年。世界多關注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中國迎來了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卻常常忘記中國在此前後都有不同程度的貧困問題。這本書記錄了習主席在寧德任職時帶領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寶貴經驗,儘管印中兩國國情不同,但其中蘊含的思路思想對印度地方官員、基層官員都有著很強的借鑒意義。
劉勁松表示,中國歷史上貧困問題嚴重,因此深刻理解農業作為經濟增長支柱的重要性,深知不管是在過去、現在還是未來,發展才是硬道理。中印兩國都有不少貧困人口,應加大扶貧工作力度,相互借鑒,開展合作,進一步推廣有益經驗,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儘快脫貧。 駐新德里記者 牛震
新聞推薦
- 關稅高企 捷豹路虎暫停對美出口2025-04-07
- 從雙向奔赴到同向而行 外資來粵何以“不見外”?2025-04-07
- 珠海深度遊+香港無縫中轉 “經珠港飛”首航團啟程2025-04-07
- 乙巳(2025)年清明海峽兩岸共祭軒轅黃帝典禮在縉雲舉行2025-04-07
- “文化的血脈始終將我們緊密相連”2025-04-07
- 一條漫漫“回家路”,他們走了40年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