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退休保障制度應考慮可持續性等現實因素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6-01-15 10:15:46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中新社香港1月14日電(曾平)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彼得·戴蒙德14日在香港中文大學接受採訪時表示,退休保障制度需要考慮制度目的、財政儲備、是否有可持續等現實因素。這些因素之間相互作用,很難有單一的標準去評判什麼樣的退休保障制度是好的。
香港特區政府成立的扶貧委員會早前公佈《退休保障前路共建》諮詢文件,公佈了“不論貧富”和“有經濟需要”兩個退休保障諮詢方案。前者不設經濟審查,後者建議在長者生活津貼下增加援助給有需要長者,單身長者月收入不多於7340港元,資産不多於80000港元可受惠。
戴蒙德認為,退休保障制度不需要照顧到每一個長者,也不需要只照顧到某一個特定群體的長者,諮詢文件應該提供足夠多的信息讓公眾可以進行選擇。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兼扶貧委員會主席林鄭月娥曾表示,推行“不論貧富”方案會令政府結構性財赤提早6年出現,也會提早8年耗盡財政儲備。
戴蒙德認為,在諮詢階段意味著有改動的空間,也可以先在小部分人群落實退休保障制度,然後再進一步擴大範圍。世界各地落實退休保障制度的方式方法不盡相同。
對於社會上有聲音認為退休保障制度是讓年輕人來供養老人,是在某種程度上的“不公平”。戴蒙德認為,這是一種錯誤且不明智的表述。因為現在的社會是從老一輩人那裏繼承來的,也許正是因為老一輩人的努力才讓年輕人擁有了很好的工作機會,而這些機會或許老一輩人在年輕時也未曾擁有。(完)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