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省份前三季GDP增速出爐:25地增速超全國

28省份前三季GDP增速出爐:25地增速超全國

 

《中國經濟週刊》 記者 王紅茹 | 北京報道

 

(本文刊發于《中國經濟週刊》2016年第43期)

 

你方唱罷我登場。在國家統計局10月19日公佈2016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相關數據後,近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也陸續發佈了前三季度GDP增速“成績單”。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統計,截至11月3日,共有28個省份統計局公佈了2016年前三季度GDP數據。從已公佈的數據看,有25個省份的GDP增速均超過全國前三季度6.7%的增速水準。其中,重慶以10.7%的增速領跑;山西墊底,GDP增速4%;遼寧、黑龍江、西藏三省份暫未公佈數據。

 

22省份GDP增速超過7%

 

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例行公佈了前三季度經濟數據。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國內生産總值529971億元,GDP同比增長6.7%,與上半年持平。其中工業的趨穩態勢更加明顯,上半年工業同比增長6.0%,三季度工業增長6.1%。

 

數據背後是強有力經濟指標的支撐。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表示,在進入三季度以後,工業的用電量、發電量、貨運量這些指標都明顯好轉。以新産業、新技術、新商業業態、新模式、新産品、新服務為代表的新經濟,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無論是運行態勢、經濟結構,還是新動力的成長、運行的品質以及民生改善等方面,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提質、好于預期。

 

此後各地相繼公佈的前三季度經濟數據進一步印證了盛來運的表態。據《中國經濟週刊》記者統計,在已經公佈的28個省份中,除了北京、上海兩地前三季度GDP增速與全國6.7%持平、山西GDP增速(4.0%)低於全國平均水準外,包括重慶、貴州、天津、江西、安徽、福建、青海、湖北、江蘇、河南、寧夏等25個省份GDP增幅全部跑贏全國,其中還有22個省份GDP增速超過了7%。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袁鋼明接受《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採訪時表示,“各地發佈的數據説明,以新産業、新産品、新模式為代表的新經濟正在崛起,並保持較快發展勢頭,成為推動地方經濟保持平穩增長的新動能。”

 

11省份GDP增速好于上半年,雲南表現亮眼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統計發現,在已經公佈的28個省份中,重慶、安徽、福建、河南、寧夏、雲南、山東、陜西、吉林、河北、山西等11個省份的前三季度GDP增速好于上半年。其中,重慶、安徽、福建、河南、寧夏、陜西等6省份跟上半年相比,增加0.1個百分點;山東、吉林和河北3省增加了0.2個百分點;山西增加了0.6個百分點;雲南表現最為亮眼,增幅由上半年的6.6%提高到前三季度的7.6%,擴大了1個百分點(見表)。

 

這些省份出現的經濟向好狀態,在袁鋼明看來,是經濟穩定發展,注重尋找增長優勢和可持續發展的産業帶來的。

 

記者注意到,前三季度GDP出現增幅的省份,多集中在中西部,“這些省份過去利潤不是很高,經濟沒有出現過熱和暴漲暴落現象,具有長期穩定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袁鋼明説。

 

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近年來,從東部向中西部的産業轉移也為中西部前三季度GDP增速提高立下汗馬功勞。由於東部人力成本上升,資金、技術等自然會從東部轉向中西部,給中西部帶來新的産業發展機會。

 

從榜單可以發現,前三季度,雲南省GDP增速表現最好,相比上半年增幅擴大了1個百分點。這個功勞,一部分得記到“投資”的戶頭上。雲南省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雲南省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完成10653.72億元,同比增長19.2%,增速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提高2.2個和0.9個百分點,增速排在全國第二位。

 

除了投資,雲南省前三季度的消費數據也堪稱一大亮點。記者查看相關資料發現,年初時雲南消費品市場增長才剛達到10%左右,而到三季度結束,已接近12%,這個增速排在全國第四位。

 

“以前雲南是西部落後地區,發展排位很靠後。現在由於沒有歷史包袱,輕裝上陣,在投資和消費等指標的帶動下,前三季度GDP排名已經達到第14位,很值得欣慰。”袁鋼明説。

 

10省份GDP增速回落,海南回落最大

 

榜單呈現的不全是“喜”,還有“憂”。

 

記者統計發現,除了貴州、江西、湖南、四川、內蒙古、北京、上海等7省份前三季度GDP增速與上半年持平外,還有天津、青海、湖北、江蘇、新疆、甘肅、浙江、海南、廣東、廣西等10省份前三季度GDP增速較上半年出現回落(見表)。而出現回落的省份中,有6個集中在東部地區,3個在西部地區,1個在中部地區。以東部省份浙江省為例,榜單顯示,前三季度浙江GDP增速比上半年回落了0.2個百分點,而同樣位於東部地區的海南省,前三季度GDP增速回落更為明顯,回落了0.7個百分點。

 

“之所以發生這種現象,是由於産業轉型之後東部地區製造業的比重下降導致的。”袁鋼明説,“當東部地區的一些傳統産業轉移到中西部地區之後,因為處於轉型期,經濟出現回落也是正常現象;相應地,工業的快速增長也將西部地區的GDP增速給推高了。”

 

重慶連續11季度增速名列前茅;貴州緊隨其後

 

榜單顯示,排在前兩位的重慶、貴州前三季度GDP增速分別達到10.7%和10.5%。其中重慶比上半年增速高了0.1個百分點,貴州增速與上半年持平。

 

高速增長背後,兩地有著什麼樣的增長“秘笈”?

 

近年來,重慶的發展模式頗為引人關注。隨著沿海産業加速西進,一大批電子信息巨頭落戶重慶,進一步助推了重慶的經濟。2014年開始,重慶取代天津,GDP增速領跑全國,至今年第三季度,重慶已是連續11個季度經濟增速領跑全國。

 

重慶何以長時期獨佔鰲頭成為翹楚?重慶市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張富民認為,重慶之所以能夠保持如此高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來源於3個方面:一是傳統汽車製造和電子信息産業未受到大環境明顯影響;二是戰略性新興製造業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三是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增長迅速。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重慶的戰略性新興製造業為重慶做出了較大貢獻。數據顯示,前三季度,重慶市戰略性新興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2.6%,增速高於工業整體增速12.2個百分點,拉動重慶增長2.8個百分點,貢獻率為26.5%。

 

“可以説,重慶以10.7%的GDP增速繼續保持全國第一,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增長貢獻率來自於戰略性新興製造業。”袁鋼明説。

 

除了重慶,貴州的表現也非常出色。據貴州統計局發佈的數據,前三季度,該省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63.5%,增速比工業整體增速快將近30個百分點。貴州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黃勇表示,近年來,貴州集中發展新興産業,比如大數據、大健康等産業,從2014年以來,貴州加大對這些産業的投資,相關産業發展速度很快。

 

如此看來,重慶和貴州兩地有著同一個增長“秘笈”:新興産業的發展為經濟提供了新的增長點。

 

袁鋼明對記者説,“貴州經濟基礎比較薄弱,以前在全國經濟排名中很靠後。現在之所以能夠發展起來,除了産業的轉型升級,也跟國家對中西部貧困地區的支持力度加大有關。這使得貴州獲得了各方面發展的機會,甚至成為我國新的航空工業發展的重要基地。”

 

吉林GDP增速時隔兩年首超全國平均水準

 

近年來,東北經濟的唱衰論調不絕於耳,因此,東北三省的GDP增速數據備受關注。記者統計發現,東北三省中,目前僅吉林省公佈了前三季度GDP增速數據。

 

吉林省10月29日公佈的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數據顯示,地區生産總值(GDP)9298.1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去年同期增長6.9%,高於當期全國平均增速0.2個百分點。自2014年一季度以來,吉林省GDP增速首次超過全國平均水準。

 

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究其原因,戰略性新興産業的大發展正在為振興吉林經濟提供新的動能。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吉林省戰略性新興産業同比增長8.2%,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高1.8個百分點;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3%,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快4.9個百分點;醫藥健康産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幅均超過10%。

 

顯然,吉林加速産業結構調整,産業經濟增長的“含金量”在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11月3日,黑龍江和遼寧兩省尚未公佈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數據。不過,根據以往情況看,東北三省的公佈時間通常較晚。

 

外界在預測黑龍江和遼寧兩省的GDP數據。發改委相關人士向外界透露,從預期增速數據看,黑龍江省第三季度GDP增速或接近6.7%。而此前,黑龍江省一季度和上半年GDP增速分別僅為5.1%和5.7%。

 

據了解,黑龍江經濟主要以石油、煤炭、鋼鐵等資源産業為主導。公開資料顯示,能源産業目前佔黑龍江全省工業增加值的70%左右。作為資源大省的黑龍江,隨著今年石油、煤炭價格“反彈”,GDP提速也是大概率事件,根據上半年和去年的數據,預測黑龍江前三季度GDP增幅可能會達到6.7%並非沒有緣由。

 

遼寧作為全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今年上半年GDP同比下降1%,成為全國唯一經濟負增長的省份而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此次“劇情”是否會反轉呢?據遼寧省政府網報道,遼寧省工業用電量連續兩年負增長後,在今年8月、9月開始企穩回升。從工業用電量、貨運量、貸款金額增幅等先行指標看,前三季度遼寧經濟顯現出築底企穩的特徵,有望在2017年GDP增幅實現正增長。

 

從上半年數據分析,東北三省數據開始出現回升態勢。數據顯示,一季度GDP增速,黑吉遼分別為5.1%、6.2%和-1.3%,二季度回升至5.7%、6.7%和-1.0%。但是,遼寧GDP增速持續為負值,還是引發業內的擔憂。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認為,東三省中遼寧的重化工業和國企比較密集,面臨的衝擊比較大。

 

根據目前已公佈的28個省份2016年前三季度GDP數據,山西前三季度GDP增幅為4.0%,暫時墊底。遼寧能否奮力一搏超越山西,打破墊底“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