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與未來--互聯世界的“經濟新空間”觀察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6-11-14 16:07:58 | 來源: 新華社 |
互聯網+零售業,網絡零售釋放巨大內需潛力;互聯網+金融,消費金融快速崛起;互聯網+農業,老樹也發出“新芽”……從技術創新到理念變革,奔馳在信息高速路上的“互聯網+中國”,正不斷重構著生産與消費的時代意義,開拓出指向未來的“經濟新空間”。
就在剛剛落幕的“雙11”,阿裏、京東、蘇寧等旗下的電商平臺不斷刷新往年的交易記錄,也是我國電商蓬勃發展、引領消費升級的縮影。
當網購像吃飯、睡覺一樣成為人們生活中最習以為常的日常行為,“互聯網+”的生活方式已成為我國經濟的活力源泉。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網上零售額34651億元,同比增長高達26.1%,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27950億元,增長25.1%,已佔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1.7%。
“電商數據不斷創新,尤其像歷年‘雙11’的持續火爆,説明中國億萬消費者中蘊藏著巨大的消費潛力與消費能力,而且中國消費者對經濟前景仍保有信心。”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教授郭田勇認為,互聯網經濟已經成為驅動中國經濟的重要引擎。
伴隨“互聯網+”消費空間爆炸式發展的,還有眾多消費場景帶動消費類金融的持續擴張,促使原本“高大上”的金融空間不斷貼近普通消費者。螞蟻金服公開數據顯示,今年“雙11”全天支付寶實現支付總筆數10.5億筆,其中支持“先消費後付款”的消費信貸産品“花唄”支付佔比達20%,已成為最受歡迎的支付方式之一。
隨著電商的飛速發展,“互聯網+金融”的服務需求與日俱增,也帶動整體金融環境越來越“接地氣”。
“近年來各類消費信貸産品層出不窮,表明互聯網金融已進入新階段,不再局限于餘額寶類理財産品,而是深入服務信用消費需求。”浙江大學互聯網金融分院院長金雪軍表示,這種變化更大的意義在於這是普惠金融的一場實踐,倒逼金融機構開放創新,與消費需求深度融合,從而構建出更完善、健康的金融空間。
在網絡連接的消費者的另一端,製造業生産者們也因為“互聯網+”深度變革、探索出適應經濟新常態的“新空間”。國務院近日印發的《關於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意見》提出,促進跨界融合方面,促進線上線下融合,促進多領域協同,促進內外貿一體化,通過融合協同構建零售新格局。
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認為,“互聯網+”正在為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為國家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重要的突破路徑。
8年前,浙江悅味家居有限公司還只是眾多為國外廚具廠商代工的中小企業之一,“代工意味著只能被挑選,沒有主動權,産品品質只能跟著成本走,做不出好産品。”公司總經理胡勇薪意識到“低價競爭就是末路”,要組建團隊自主設計産品。通過互聯網,企業大量接收用戶反饋,做出更符合市場需求的高品質産品,也在電商環境中逐步獲得市場認可,實現了從OEM到擁有自主定價權的ODM的轉變。
重要的是,在這場科技變革引領的“互聯網+”浪潮中,廣大農村地區並沒有“缺席”,電商等新經濟已成為帶動低收入地區脫貧、挖掘中國農村經濟新空間的重要引擎。“互聯網具有的融合性、包容性,能夠把農村與城市的發展融合起來,形成工農互惠、城鄉一體良好的新格局。”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表示。
《中國淘寶村研究報告(2016)》顯示,中國淘寶村數量達到1311個,創造了超過84萬個就業崗位。在全國國家級貧困縣中,淘寶村數量由去年的10個增至今年的18個,大批農村電商通過“互聯網+”創業,增加收入,擺脫貧困。
在山東省級貧困縣菏澤市曹縣,近年來興起演出服飾網銷産業,目前曹縣網商已開通網店2萬餘個,電商銷售額近25億元,直接帶動當地4000多名貧困人口脫貧。
記者了解到,像甘肅省岷縣的中藥材、江西省尋烏縣的臍橙,均形成了有代表性的網銷産業,讓貧困地區“養在深閨”的優質農産品通過電商成為農民創收的亮點。
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郝福滿表示,數字技術改變了生活,也將一部分弱勢群體納入到數字體系,中國的淘寶村給廣大欠發達地區消貧減貧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和借鑒。
新華社杭州11月14日電 題:創新與未來——互聯世界的“經濟新空間”觀察
新華社記者呂昂、張璇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