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蠶寶”隨神舟返回地球 香港學生期待後續實驗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6-11-29 17:17:35 | 來源: 新華網 |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日前順利返回地球,航天員帶回由香港中學生設計的3個科學實驗的結果。其中“太空養蠶”將在地球展開連串後續實驗,少年設計者對此滿心期待。
11月18日下午,神舟十一號降落地面的一刻,香港大多數中學生正在上課。“我們看不到直播,所以放學後馬上跑到電腦室看重播片段。”就讀于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的王嘉寶和黃採妍回憶當時的熱鬧場面説,除了其餘兩位“太空養蠶”實驗設計者鄧梓儀和梁芷韻外,她們還叫上其他同學和老師一起觀看。
“當我們看到神舟十一號和航天員順利返回地球時,心情非常興奮和激動!”黃採妍表示,神舟升空後的一段時間,大家都心急想知道實驗結果,校長、老師和同學們不時追問最新情況。
國家航天局這次挑選了6條健康強壯的蠶寶寶上太空,最終有5條順利吐絲結繭。“我們很開心,這個實驗能成功進行,很期待之後在地球上的後續實驗。”鄧梓儀告訴記者,這次實驗中,蠶蟲在太空成功吐絲結繭的機會率,高於航天局專家預計的三至四成;另外,蠶蟲上太空後第四天便開始吐絲,比原先預計的8天快很多,這都超出了同學們的預期。
在老師指導下,同學們花了數個月時間設計這實驗,旨在比較蠶蟲在太空和在地球吐的蠶絲的分別,並估計在失重情況下産生的蠶絲會比較粗,韌性較強。神舟十一號返回地球後,研究人員不僅會比較兩種蠶絲的品質,更會對這批“太空蠶寶”及其後代進行觀察和研究。
航天員將蠶蟲帶回地球讓同學們喜出望外。梁芷韻介紹,如果任由它們在太空變成飛蛾,可能會影響天宮二號的衛生和航天員的安全。後來,航天局決定將5條成功吐絲結繭的蠶蟲放在低溫環境中,使它們進入冬眠狀態。她説,若蠶蟲有機會在地球破繭變成飛蛾,就能對比它們繁殖的後代與一般的蠶蟲有什麼不同。
蠶寶寶在太空遊歷33天后返回地球,有關實驗還能繼續做下去,學生們特別感謝航天員在升空之前抽空為實驗進行練習和試驗。
除了“太空養蠶”,此次獲選上太空的科學實驗還包括 “水膜反應”和“雙擺實驗”等,這3項都是去年在“香港中學生太空搭載實驗方案設計比賽”中的獲獎作品。
梁芷韻表示,同學們不但關心“太空蠶寶”的後續,也很想知道其他實驗的結果,以及航天員在進行實驗期間遇到的趣事,盼望將來有機會與航天員交流,親自詢問他們有關實驗的情況。(新華社香港電 記者張雅詩)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