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時報:拒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將釀“多輸”局面

法國華文報紙《歐洲時報》13日發表評論文章説,在西方,一股將中國視為全球開放市場濫用者的力量正不斷涌動。日本、美國先後通過決定,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歐盟則因美國的施壓和部分成員國的抵制而在這一問題上躑躅不前。評論説,拒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將釀“多輸”局面。

 

2016年12月11日,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15週年。文章説,15年前,當中國歷經多年艱難談判而拿到世貿組織“入場券”時,幾乎沒人能夠預測到這將給世界帶來什麼。但是15年後的今天,中國交出自己的答卷:15年來,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已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一大貿易國、世界第一大吸引外資國、世界第二大對外投資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更是超過25%;15年來,中國已成為亞洲乃至全球範圍內不少發展中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給全球貿易體系帶來了巨變,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15年來,作為一個東方的古老國度,中國一直在推動著全球貿易自由化,並深度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15年來,中國嚴格遵守世貿組織規則,認真履行承諾義務……這15年,是中國深度融入世界的15年,也是全球各經濟體合作共贏的15年。

 

然而,美日卻忽視了這深刻改變世界的15年,拒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嚴重損害中國經濟利益,更是變相的貿易保護主義,將在全球範圍釀成“多輸”的局面。

 

評論説,近年來,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國際市場需求持續低迷。在此情形下,以美國為首的一些發達國家“逆全球化”和民粹主義思潮升溫,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並大有愈演愈烈之勢。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便成為一些國家對中國實行貿易保護主義的藉口和遮羞布。

 

文章認為,美國、日本等國之所以堅持不予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主要是擔心中國一旦獲得市場經濟地位,要向中國徵收懲罰性反傾銷稅的難度會加大。

 

今年以來,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曾對中國獲得市場經濟地位予以反對,但不少歐盟專家指出,中國在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的壓力下,仍在推動實現市場經濟地位。對中國來説,歐盟是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中國是不少歐洲産品的銷售市場,也是很多歐洲企業的經營基地。

 

目前,全球已有80多個經濟體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其中包括瑞士、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發達國家。

 

文章説,當今,全球經濟正經歷風險與挑戰,貿易全球化也遭遇波折,未來經濟的不確定性正不斷增加。越是在困難的時候,世貿組織成員越應當團結起來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的有效性,發揮合作共贏的夥伴精神,促進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避免“多輸”的局面。(新華社巴黎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