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政局這一年: 民進黨還在爛 國民黨還在吵

2016年的台灣,以改天換地開始——國民黨選舉慘敗下臺,民進黨在台灣歷史上首次全面執政;以全民上街度日——從華航員工到軍公教到勞工到同性婚姻支持者,都要求民進黨兌現選舉承諾;以走向刀刃作結——國民黨上演中常委告黨主席的亂世戲碼,蔡英文支持度持續下滑,露出坐上賭桌的跡象……

 

年初一場選舉,民進黨坐收“反對運動”紅利,國民黨完全無力辯駁,不僅失去被民進黨“懶人包”影響的青年選票,還因為“換柱”讓自己的支持者恨鐵不成鋼,含淚不投票,讓民進黨輕騎過關,首次獲得領導人“大位”和“立法院”多數。至此,民進黨支持者和並非支持者只是投了票的選民期待新天新地,期待蔡英文兌現選舉時對經濟、勞工、居住、台灣人參與國際活動的美好承諾。

 

事實陸續呈現,民進黨執掌的“立法院”通過的第一個條例,非關經濟,無關民生,而是向政治對手抄家滅族的“不當黨産條例”,這個“條例”將台灣政壇的兩大政黨拖進了無休無止的官司和政爭,良性競相、互相監督的民主優勢自此喪失殆盡。有民主素養的人看到此中危機,如果國民黨從此掉下懸崖粉身碎骨,民進黨一黨獨大,那麼“民主進步”體現在哪?

 

關係社會穩定的經濟,蔡英文承諾的“陸客一個不會少”擺明瞭是撒謊,台灣觀光業和旅館、零售等相關行業景氣慘淡,大巴車司機都上街抗議;而替代大陸經濟的“新南向政策”無聲無息,蔡英文承諾的台灣經濟結構轉型、五大創新研發計劃一直躺在紙上,也無聲無息。有企業界人士站出來稱這些都是“外行話”,騙騙外行可以,但企業界已經領教過李登輝時期的“南向”,當時,“南向”賠錢,“西進”發達;現在,就算“南向”也繞不過海峽西岸的大陸。而且“南向”不是短期就能見效的,兩岸關係受挫卻是立即“失血”。

 

大多數人關心的民生問題,比如年金(退休金)、休假,民進黨當局不僅沒兌現選舉支票,反而創造了“發夾彎”一詞,即急轉彎,端出來的方案大打折扣,惹得台灣街頭抗議不斷,各團體拿著號碼牌等上街。最不得人心的是,民進黨扛不住日本的壓力,要開放日本福島等5個核災縣的食品進口,離譜到不顧既有條例,火速舉辦“公聽會”欺騙視聽,令超過七成的台灣民眾非常反感。

 

沒有業績,人品好點也能補救,但民進黨的新權貴們卻頻頻“官場現形”。蔡英文剛任命“駐新加坡代表”,“代表”就酒駕被抓;駐世貿組織(WTO)代表還未到任,居然詢問瑞士能否帶他最愛的肉包子,落下“包子代表”的笑柄;主管環保官員號召老百姓“用愛發電”;“行政院政務委員”提議官員著裝為短褲和人字拖;民進黨“立委”言之鑿鑿“扯鈴(抖空竹)”是“中國統戰”……官員顏面盡失,難怪台灣企業界大佬張忠謀、劉金標(捷安特老闆)婉拒蔡英文邀請當“資政”,連民進黨自己人彭明敏、高明俊都不當“資政”,蔡英文的“資政”居然有1/5的缺口湊不齊。

 

至此,蔡英文的支持度下滑到不保底就不奇怪了。從開年春風得意到年末破綻百齣,蔡英文高調和美國當選總統通電話,在南海政策上刻意討好美、日,與中國大陸切割,顯示其以挑釁轉移焦點、以衝撞挽救頹勢的跡象,這是陳水扁走過的老路,也是鋌而走險的賭局!

 

對影響台灣局勢的另一政黨中國國民黨來説,尚不能收割政敵無能的紅利。敗選之後,洪秀柱補選為黨主席,成為國民黨歷史上首位女主席,但洪秀柱一直未能凝聚力量,敗軍之後一直一盤散沙,在“立法院”國民黨沒有戰力,任民進黨宰割,“不當黨産”這把刀就在國民黨眼皮底下磨快;改革沒有清晰路線;組織動員還在休眠;到了歲末的最後一屆中常會,中常委居然狀告黨主席,要求不執行改選決議。國民黨的發言人話説得很傷心:“國民黨已到這番境地,為了黨內和諧團結,大家都是自己人,不需要走到這一步。”

 

這不是需要不需要的問題,國民黨內順境搶著陞官發財、逆境爭相把頭一縮、假團結真算計已成文化。過去家大業大還能論功行賞,不適任還能剝奪資源,還有個是非功過標準;如今,國民黨的運轉淪為選舉機器,不論功過,只算選票,哪怕跟著綠營跑也理直氣壯,黨性模糊,目標偏移,黨員不知為何而戰,支持者不知方向為何,漸漸淪為今天的一盤散沙。正如《紅樓夢》探春所言:“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説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裏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

 

2016,台灣由羊鬧到猴,民進黨還在爛,國民黨還在吵。是否又將由猴鬧到雞?大抵如此。(文/終年無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