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學者:與內地互利共贏是香港經濟發展大勢所趨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6-02-01 10:23:05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中新社北京1月29日電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臺港澳研究中心主任齊鵬飛在2016年第一期《港澳研究》撰文指出,與內地互利共贏是香港經濟發展大勢所趨。
文章説,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和“一國兩制”大框架下,香港經濟發展背後的“祖國內地因素”之重要支撐和保障作用,究竟是不是應該進一步發揮和凸顯?這是具有極強現實針對性的重大原則問題。
文章援引事例和數據指出,祖國內地是香港經濟發展最重要的依託,香港繁榮穩定是國家整體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正是由於始終依靠“一國兩制”的制度性優勢,始終依靠祖國內地為其“保駕護航”並提供源源不斷的成長動力和成長空間,回歸以來的18年間,香港在遭遇一次次嚴峻考驗和重重阻力的情形下,經過特區政府和香港同胞的共同努力,其産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績,為香港經濟在“一國兩制”建設的“第二個十五年”再鑄輝煌,奠定了比較紮實的基礎。這也是任何人都無法否認和抹煞的歷史事實和現實。
文章説,必須清醒地看到,回歸18年來,香港在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績的同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阻力。回歸以後,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的含金量有所下滑。這既有經濟層面的原因,也有政治層面的因素。近年來,香港社會日益泛政治化、泛意識形態化,已經使其逐步由傳統的“經濟城市”、“商業城市”嬗變為“政治城市”。
文章指出,歷史和實踐表明,香港的經濟發展如果不能校準自身的定位(如優勢、特色、短板、突破口等),正確處理與內地互利共贏的合作關係,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不斷鞏固和提升其“窗口、橋梁、國際通道”以及“超級聯繫人”的獨特地位和功能,如果“祖國內地因素”對香港經濟發展之重要支撐和保障作用的基本理念不能成為香港社會的基本共識和主流意見,其前景值得擔憂。
《港澳研究》係全國港澳研究會的會刊,齊鵬飛的上述文章長逾萬言。(完)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