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貨市場轉網 電商過節不歇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6-02-02 09:53:29 | 來源: 解放日報 |
臨近春節,年貨銷售進入高峰。與往年傳統商家唱主角不同,各大電商對年貨市場熱情高漲:阿裡巴巴網羅全國各地特産打造“年貨節”;京東聲稱“春節不打烊,核心城市當日送”;亞馬遜、1號店等以進口生鮮産品為主角進行年貨促銷……電商“一過節就歇業”成為歷史。
據淘寶後臺數據,在阿裡巴巴年貨節首日,僅貴州辣椒醬,5小時就賣出8萬瓶;只在當地小範圍試水線上銷售的洛川蘋果,11個小時就賣掉9萬公斤。亞馬遜中國首次發佈的“吃喝白皮書”顯示,消費者通過網絡消費進口年貨乃至進口生鮮的熱情頗高,生鮮館整體銷售額是去年5月上線之初的6倍。
電商專家唐洶指出,數據背後既是消費者習慣的轉變,也是不同電商面對競爭採取的新舉措。從習慣看,不僅年輕一代偏愛網上消費,就連中年消費者也開始熟悉網購生活。對電商平臺來説,年貨是年初行銷的重頭,如果延續以往“一過年就歇業”的傳統,無疑將市場拱手讓人。在配送服務上,一些快遞公司從今年開始過年“不打烊”,使得電商“全年無休”成為可能。
不少品牌今年對待年貨市場的態度也值得關注:以往都將超市賣場當作重點渠道,今年紛紛選擇線上平臺。吳先生是多個美國生鮮品牌的國內代理商,今年他選擇1號店新上線的美國館作為其多款産品的首發平臺,他覺得,網上消費者看中低價的説法不對,“網上消費者更看中品質,高附加值的産品網上賣得更好。”
第三方調查機構“快消品”全媒體負責人陳傑認為,眾多品牌將線上渠道作為年貨主戰場,與整個行業發展背景不無關係。針對近300個快消品牌的《2016中國快消品産業報告》顯示,去年行業整體增速4.3%,告別二位數增長,營收下降的企業佔20.5%。“這些品牌之前的主戰場多為實體店商,電商佔比不到20%;但電商咄咄逼人的行銷方式,以及跨境電商帶來的進口産品挑戰,都迫使更多快消品牌選擇觸網行銷。”陳傑説。記者任翀
新聞推薦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
- 《哪吒2》延長上映至3月30日 網友:期待吒兒再創紀錄2025-02-20
- 2025多家船企實現開門紅 “中國造船”已過萬重山2025-02-20
- 謀“獨”賣臺無底線!賴清德當局為討好特朗普擬再交百億美元“保護費”2025-02-20
- 賞花去!開啟一場與“春日經濟”的“雙向奔赴”2025-02-20
- 更大力度!中國穩外資20條發佈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