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專家: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下不乏亮點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6-02-24 10:46:03 | 來源: 新華網 |
新年伊始,國際市場瀰漫悲觀情緒,不少投資者把中國經濟下行視為今年的風險點。對此,香港經濟專家表示,中國經濟在下行壓力下轉換結構,2015年並不乏亮點,未來增長動力多多。
數據並沒那麼差
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6.9%,較過去25年9.95%的年均增長率足足低了3個百分點,一般評論都以“經濟增長25年最低”來形容2015年中國經濟表現。
中銀香港經濟研究處主管謝國樑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近幾年中國經濟增速放慢,有國際環境因素,主要是西方國家經濟復蘇乏力,拖累中國對外貿易收縮。同時也是為了維持經濟可持續增長而主動調整的結果。
事實上,除了印度2015年經濟增長高於7%之外,其他主要經濟體增長都遠低於中國,其中美國2015年增長約2.4%,歐元區增長約1.5%。
香港意得集團有限公司主席高佩璇對記者表示,留意到內地經濟增長在放慢,但經過30多年的高速發展後,增速有所放緩是可以理解的,不必大驚小怪,而且如果橫向比較,中國仍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地方之一。
結構調整中不乏亮點
分析人士表示,中國經濟增長數據受到舊經濟産業轉差的拖累,未能完全反映消費及服務業等新經濟産業的興起。
謝國樑説,2015年中國産業結構在發生顯著調整,若仔細分析,會發現不乏積極方面。
其中,2015年第二産業增加值增長6.0%;第三産業增加值增長8.3%,第三産業的增長大幅快於第二産業。此外,股份制企業增長大幅快於國有企業,互聯網經濟發展快速。
謝國樑同時指出,儘管傳統的製造業增長在放慢,但高新科技産業增長在加快。2015年,高技術産業增長大幅高於整體工業水準。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2%,比規模以上工業快4.1個百分點,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11.8%,比2014年提高1.2個百分點。
“可以預期,當中國完成産業升級轉型,將由製造業大國成為製造業強國。”謝國樑説。
增長新動力多多
謝國樑表示,2016年週邊環境仍不利於中國出口改善,內需的增長也面對制約,多個行業(如製造業和房地産)仍有較大的去産能、去庫存和去杠桿的壓力。未來,中國經濟要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及較強的國際競爭力,關鍵要看去産能及去房地産庫存、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把握金融改革及開放的時機及步驟三方面工作的進展及成效。
謝國樑認為,過去兩年,中國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推動的跨境基礎設施投資、區域貿易及物流發展、海外産業園區建設以及多邊融資機構籌建進展順利,有助於中國開展對外投資,消化産能,擴大生産能力;“十三五”規劃的落實將極大促進國家創新科技的發展;利率及匯率市場化改革的推進則有助於理順融資渠道,令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謝國樑表示,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預計國家將加大投入,大力推動企業技術升級改造及供給側改革,以創新驅動經濟增長。“中國製造2025”“互聯網+”行動計劃以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措施,目前處於投入階段,可推動産業加快轉型提升,令創新科技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新動力。
除了炒家沒人認同“中國經濟崩潰論”
事實上,每隔一段時間,國際間就會出現唱空中國經濟的聲音,但從未應驗。香港獨立股評人陳永陸日前撰文指出,除了少數外國的炒家狙擊手之外,無人會認同“中國經濟將崩潰”的論調。
陳永陸認為,中國政府在政策方面擁有充足的空間來支持經濟增長,也可以釋放新的增長動力。一旦經濟真的出現滑出合理區間的苗頭,該出手時會果斷出手。
謝國樑表示,從2015年的數據看,目前中國經濟仍在目標區間運行。從宏觀政策看,內地仍然有減息降準,尤其是降準空間,也有適度提升財政赤字率、增加財政支出的空間,因此仍有穩增長的手段,這些均有利於穩定經濟增長。
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最大貿易國,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四分之一以上。“十三五”要實現的大目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産總值和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2016-2020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不低於6.5%測算,到2020年預計國內生産總值可達17萬億美元左右,人均GDP則為1.2萬美元左右。
“對於投資者而言,最大風險是未能準確判斷中國經濟的發展趨勢。”謝國樑説。(記者蘇曉)
新聞推薦
- 粵港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將於11月推行2024-11-01
- 廣州發佈《廣州市臺胞常見求助問答(一)》,一文解答在穗臺胞常見疑問2024-11-01
- 昆山兩岸主題金融改革試驗區4年落地71項創新成果2024-10-31
- 中國航天員一次次自信出征,底氣從哪兒來?2024-10-31
- 島內輿論:期待未來有來自台灣的航天員乘著神舟逐夢2024-10-31
- 前三季度進出口1.88萬億元,同比增長11.5%——跨境電商,助力中國品牌出海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