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17時46分“立春” 民間習俗有迎春 打春 咬春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6-02-03 11:01:04 | 來源: 新華網 |
新華社天津2月2日電(記者周潤健)“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2月4日17時46分將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之首的“立春”。專家表示,立春既是節氣,也是節日。這一天,我國民間有“迎春”“打春”和“咬春”的美好習俗。
“一年之計在於春”,每年的西曆2月4日左右為立春,此時太陽達到黃經315度。
“在天文意義上,立春,揭開了春天的序幕,表示萬物復蘇,充滿生機。但從氣候學上來説,它僅僅是春天的前奏,春天的序幕還沒有真正拉開。”天文教育專家趙之珩説。
“迎春”,是中華先民于立春日進行的一項重要活動。天津市民俗專家尚潔介紹説,舊時,地方官親自主持祭祀儀式,上香、獻供、讀疏文,三拜九叩芒神和放在供桌前的一隻泥制春牛,祈求國泰民安,五穀豐登。之後將春牛請至官署衙前,視為“迎春”。
立春之日,民間還有“打春”習俗,是以“鞭打春牛”來“催農耕作”,帶有典型的農耕特質。
“春牛有紙牛和泥牛之分,扮作芒神的人用紅絲綢纏扎的鞭子猛抽春牛三下,即為‘打春牛’,意為打走春牛的懶惰,督促人們在春回大地之際,趕緊耕種。”尚潔説。
據了解,除了“迎春”和“打春”外,另外一項重要習俗就是“咬春”。過去“咬春”就是買個蘿蔔來吃,因為蘿蔔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之意。現在“咬春”多是吃春餅和春卷。
民俗專家表示,立春日的這些習俗,體現了人們對春天、對農業的重視,也表達了對農業豐收、生活和睦、經濟繁榮、吉祥安寧的嚮往和祈盼。
新聞推薦
- 兩岸産業交流對接系列活動在江蘇舉辦2024-11-22
- 事關中國和東盟 這個論壇首次“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2024-11-22
- 中國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發起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2024-11-22
- 【圖解】從多個“首次”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蘇州舉辦臺商座談會2024-11-21
- 台北多輛公交車登出大幅廣告 要求廢除2019版課綱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