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丹東一號”入圍2015十大考古發現終評

北京晚報訊 日前,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揭曉,25項考古成果入圍終評。其中,受關注程度最高的要數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的發掘和遼寧“丹東一號”沉船確認為甲午海戰的“致遠號”。

 

這25項考古成果包括:雲南江川甘棠箐舊石器遺址、安徽東至華龍洞舊石器遺址、上海松江廣富林遺址、海南東南部沿海地區新石器時代遺存、浙江余杭良渚古城週邊大型水利工程的調查與發掘、江蘇興化東臺蔣莊遺址、陜西榆林寨峁梁遺址、山東定陶十里鋪北遺址、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湖北黃陂盤龍城遺址、新疆和碩紅山墓群、陜西寶雞周原遺址、湖北大冶銅綠山四方塘遺址墓葬區、浙江紹興越國王陵及貴族墓考古調查與勘探、河南伊川徐陽春秋墓地、湖北荊州劉家臺墓地與夏家臺墓地、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墓、河南洛陽漢魏洛陽城太極殿遺址、內蒙古多倫小王力溝遼墓、黑龍江阿城金上京皇城西建築址、吉林安圖寶馬城址、浙江杭州南宋臨安城址、廣西桂林靖江王陵、貴州遵義團溪明代播州土司楊輝墓、遼寧“丹東一號”清代沉船(致遠艦)水下考古調查。

 

據介紹,在本次評選中,史前考古的比重顯著上升。在入圍的項目中,舊石器時代考古有兩項,與去年持平,新石器時代考古佔據6項,這是以往歷屆所罕見的。先秦考古項目的數量也有較大提升,二者加起來佔據了入圍項目的近三分之二。

 

此外,今年入圍的終評項目充分反映了我國田野考古工作的學術化傾向。如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在搶救性發掘的同時進行大範圍的考古調查,將研究對象從海昏侯墓擴展到整個海昏侯國。

孫樂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