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良渚發現世界最早防洪壩 距今約5000年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6-03-15 09:38:07 | 來源: 錢江晚報 |
這兩天,全國最頂尖的考古學家和水利專家聚會杭州
因為良渚的11條水壩,中國水利史改寫了
良渚人築了世界上最早的防洪壩
本報記者 馬黎/文 龔子皓/製圖
前天,全國最頂尖的考古專家和水利專家,在杭州聚到了一起。他們是為驗證一件事而來,還開了一個會——良渚古城週邊水利系統專家論證會。
論證會最後,專家給出了一致的結論:
良渚古城週邊水利系統,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壩系統,設計範圍超過100平方公里,再次證實了良渚古城具有完整的都城結構,由內而外依次為宮城、王城、外郭城和週邊水利系統。
中國第一,世界第一,歷史又一次被良渚人改寫了。要知道,在此之前,中國水利史的第一課,是從名氣很大的大禹治水講起的,距今4000年左右。但是,那只是傳説啊,沒有實物,而良渚的水利系統“證據確鑿”。
你一定想問,到底有哪些證據啊?論證會前一天,記者跟著專家們實地走了一趟。
水壩是怎麼被發現的
為什麼勘探長達近10年
2006年,良渚古城正式發現,今年剛好十年。
而後,考古專家在古城的西北面,發現了11條水壩。
這不是一次性發現的。其實,早在上世紀90年代,考古人員就在良渚古城的西北面發現了塘山遺址——它有一條長6公里的水壩,能擋住古城背面從大遮山流下的山洪,將水引向西邊,好讓古城直接避開山洪。
那時,就有學者認識到,它是良渚時期的水利設施,但都認為是一個獨立的水工遺跡,沒想到,它僅僅是整個防洪水利系統中的一環。
要發掘,必須找到位置,不然就是抓瞎。2007年到2015年,便是漫長的勘探調查期。
專家通過科技——觀察谷歌地球等遙感手段,發現塘山西側與毛元嶺的自然山體接續後,並不像早前推測的那樣往南延伸,而是往西南方向連接獅子山、鯉魚山、梧桐弄等大小不一的壩體。
然後,他們順藤摸瓜,搞清楚了良渚古城週邊位於西北面的11條水壩的位置和結構。為了了解壩體結構,直到去年7月,才開始對老虎嶺、鯉魚山、獅子山等水壩進行正式發掘。
水壩怎麼做
草裹泥,相當於現在麻袋裝土
良渚人為什麼在建城的時候,同步造水壩?最要緊的原因,就是抗洪。
他們住的地方,海拔只有2米多高,每到季風季節,西面天目山上形成的山洪傾泄而下,很容易把房子淹掉。所以,良渚人必須建水壩,堵住洪水。
我們在其中一條斜坡前,停了下來,它叫老虎嶺水壩。發掘後的水壩,是一個黃土的剖面,下凹的地方,泥中還滲著水。
怎麼證明這就是水壩?
考古領隊王寧遠,指著爛泥裏一條條白色的細線:“這就是爛掉的草,它混雜著淤泥,包成一塊塊的泥包,我們叫‘草裹泥’,良渚人就是用它堆築成水壩。”
這樣看起來,我們在抗洪時,用草包或者編織的袋子裝土築壩,不就是一個道理嗎?
那良渚人是怎麼做的?王老師給我們原景重現了一下——
良渚人的家,就在沼澤地邊,沼澤下面是淤泥,上面長草,哪幾種草呢:蘆、荻、茅草(現在也很常見哦)。這些材料,他們在家門口隨便拿拿就全有了。然後,先把地面的草割倒,用鏟把草下面的淤泥切割,放于草上一滾,裹上淤泥,再用蘆葦綁扎,就OK了。
而且,一路鏟過去,草和淤泥都用掉了,這裡秒變為河道,他們只要把家旁邊泊位裏的私家遊艇——小竹筏開過來,把草包運過去,就輕鬆搞定了。
這比我們現在吭哧吭哧地挑土,更省時省力,“就是一次性做完的事,而且因地制宜。”王寧遠説,“草裹泥本身體量很小,又軟,可塑性好,與外面草莖貼合緊密,所以堆壘後,貼合緊密,完全不會漏水。”
更重要的是,經過勘探,考古隊員發現,大壩上的草裹泥,全都放在接近引水面的位置,説白了,就是靠近洪水受力比較大的位置,抗洪的作用,一目了然。
為什麼是良渚的
有數據,有良渚人的生活垃圾
怎麼證明水壩就是良渚的?
“有的人不太相信。”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斌笑了。
要證明這些水壩都是良渚時期的,有兩重證據。首先是用科學手段測年,也就是我們常説的碳14測年。北京大學年代學實驗室碳14測年數據,測了7條壩體的樣本,也就是草裹泥的草,結果顯示,時間都在距今4700-5100年之間,屬於良渚文化早中期。
數據有了,還不夠,最重要的是實物,也就是良渚人當年留下的生活垃圾。
比如在塘山上,發現了良渚人的墓葬和玉器作坊,在老虎嶺,發現壩上有一條良渚時期的溝,裏面有良渚文化的陶器碎片。
所以,毫無疑問了。
能抵禦百年一遇的洪水
還方便出行
目前,考古隊員發現的11條水壩,還不是全部。良渚人想得很週到,根據海拔高低,這些水壩分成了兩道防護體系:高壩和低壩。高壩主要建在山與山之間的谷口,封堵山谷裏的水。低壩把平原上的孤丘連接起來,它圍護的地方,是一片巨大的低窪地,可形成面積達9平方公里的二級庫區。
問題又來了:在沒有任何科技手段和神器的古代,良渚人建的這些水壩,實際生活中能不能起作用?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的專家劉建國、王輝説,他們通過GIS軟體對高壩系統進行分析,發現這些壩體可以阻擋短期內960毫米的連續降水,換算過來,相當於可以抵禦本地區百年一遇的洪水。
而良渚人造壩,不光是抗洪,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運輸。説白了,就是方便日常出行。
良渚時期,像車子這種輪式的交通工具,以及配套的道路系統還沒有,他們出門除了走路,就是劃船走水路了。所以築壩,可以蓄水,而這個庫容,可以形成連接多個山谷的水上交通網絡。有專家做過測算:像高壩系統裏的崗公嶺、老虎嶺等,滿水時,可以沿著山谷航行上溯1500米左右。
還有個直接證據,在美人地的很多木樁的墊木上,發現了可以拴繩子的“牛鼻孔”,這説明,木樁都是從水路運過來的。
想像一下,良渚人開著“私家遊艇”的樣子,請自行補腦如今雙溪漂流的竹筏,大約20根竹子編扎拼在一起,一筏可以坐10個人左右。土豪,或者講究一點的人,比如文青,會劃獨木舟出門。每天,他們就沿著山谷,看沿路風景,談戀愛,玩漂流,關鍵是,早晚高峰還不會堵車。
新聞推薦
- 打通供應鏈 打造“共贏鏈”——中國汽車産業“鏈”起全球2024-11-28
- 東航第9架C919入列 國産大飛機首度實現客艙局域網服務2024-11-28
- 一場兩岸青年的“雙向奔赴”卻讓民進黨當局風聲鶴唳,他們究竟在怕什麼?2024-11-28
- 2024年“遷臺記憶”臺胞祖地行活動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啟動2024-11-28
- 第八屆台灣創藝生活節在深圳成功舉辦2024-11-28
- “最炫民族風”兩岸交流活動開啟清臺民族交流新篇章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