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學者:台灣房價太高民眾對房市信心不足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6-03-29 15:12:45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據台灣“中央社”報道,台灣“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研究中心公佈3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小跌至81.34點,購買耐久財時機指標下降最多。學者認為,島內目前房價太高,民眾擔心買到高點,導致對房市信心不足。
台灣“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昨天(28日)發佈3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顯示,較上月小幅下跌到81.34點。其中,唯一上升的指標是“未來半年島內物價水準”。本月調查結果為59.00點,與上個月調查結果相較上升0.50點,下降幅度第一的指針是“未來半年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本月調查為91.35點,與上月調查下降1.95點。
“中央大學”臺經中心主任吳大任表示,目前CCI雖小跌,但整體有止穩現象,看好第2季可以回升。雖然出口從去年2月持續衰退到現在,但股票市場表現不錯,CCI是呈現主觀的經濟數據,因此,股票市場樂觀對內需部分有正面幫助。
吳大任指出,全球資金維持寬鬆,島內資金面充沛,即使經濟基本面不好,但股市表現還算可以,分析將來經濟局勢,大部分人還是看好第2季。雖然這個月指數下跌,但仍穩定維持在相對高點。
吳大任解釋,原本業界認為如果臺當局維持打房態度,會對房市産生很大影響。不過,“央行”解除選擇性信用管制,對房市有正面效果,從房地産指數看來還算樂觀。他表示,目前在政策上有點轉向,短期供給還是太大,新屋陸續完工,須讓房地産交易的速度放緩。
“中央大學”臺經中心兼任研究員朱雲鵬則指出,台灣目前房價太貴,民眾擔心自己買到高點成為“最後一隻老鼠”,因此對於購買耐久時機的信心不足。他認為,目前台北市房價所得比為16倍,但理想狀態應該是6到8倍。
據“中央大學”臺經中心資料顯示,六項指標中一項上升,為物價水準;有五項下降,分別為就業機會、島內經濟景氣、投資股票時機、家庭經濟狀況及耐久性財貨時機。
新聞推薦
- 王毅同韓國外長趙顯通電話2025-07-28
- 外交部回應日本縱容臺外事部門負責人竄訪:已嚴正交涉2025-07-28
- 開放春風聚新能——寫在第八屆進博會倒計時100天2025-07-28
- 銘記歷史 珍視和平 電影《南京照相館》在澳門熱映2025-07-28
- 倒行逆施不得人心,民進黨被“大罷免大失敗”狠狠教訓2025-07-28
- 共赴國難、共禦外侮的歷史不容忘卻——追尋台灣同胞抗日足跡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