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開局之年的兩會 民生期待有哪些變化?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6-03-03 09:38:17 | 來源: 新華網 |
全國兩會召開在即。過去一年,全面兩孩落地、醫療改革加速、養老金並軌完成,百姓民生獲得感持續增強。“十三五”開局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百姓對收入增加、養老保障、教育公平等有著更強烈的期待。
從去年兩會到今年兩會,老百姓的民生熱盼話題有哪些變化?還有哪些改革期望?
——收入分配:“錢袋子”改革發力,期待2020年實現收入翻番
收入分配改革是改善民生的最直接方式。過去的一年,330萬鄉村教師和130萬鄉村醫生收入更有保障;近4000萬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現調薪;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實際增長“跑贏”GDP……一系列改革舉措正使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認為,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要想實現到2020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百姓期待健全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産性收入,完善稅收等再分配調節機制,讓老百姓的收入增加更快,差距更小。
——社會保障:養老“並軌”全面落地,延遲退休醫保繳費成新期待
全國各省區市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陸續出臺,事關數千萬人的養老“並軌”全面落地,降低社保費率的工作也正在逐步推開。
人社部日前表示,今年會拿出延遲退休年齡方案,並向社會廣泛徵求意見。中央財經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靈表示,回應百姓關切,養老保險等社保基金需要開源節流,在保障養老水準逐步提高的基礎上,盡可能地完善多繳多得激勵機制,實現公平可持續運營。
——醫療改革:改革獲得感明顯增強,期待看病難、看病貴進一步緩解
2015年,全國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實現了全覆蓋,平均報銷比例上升10至15個百分點、31個省區市都已支持異地就醫結算、基本醫保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380元……漸進性醫保改革令百姓獲得感明顯增強。
在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當下,老百姓對醫療改革有更多的期待:建立廉價“救命藥”的供應保障機制、擴大醫療保障支付的比例和範圍、增加醫療資源供給,徹底取締“炒號黃牛”……中南大學行政管理系主任吳曉林説,百姓期待進一步統籌推進醫療保障、公共衛生、藥品供應綜合改革,讓老百姓從改革中真正受益。
——住房保障:交易成本降低,期待房價合理讓百姓得實惠
2015年住房保障進展順利,除了貫穿全年的去庫存,百姓期盼的降低住房交易成本、棚改和保障房入市兜底、降低公積金貸款門檻都有切實變化。
今年,百姓對住房問題的期盼也在發生改變。不少人期待,去庫存大局下房價能鬆動,更好解決住房問題,同時公租房、保障房能否向農民工等城市“邊緣群體”開放,讓農民工買房從理論變成現實。
——教育公平:招考制度改革落地,期待多校劃片助推教育公平
過去一年來,高校招生考試製度改革、創新創業教育、推進部分高校轉型等改革措施進一步明晰,教育資源分配日趨科學、公平。
今年,進一步推動教育公平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多校劃片、異地高考、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教育資源流動、縮小城鄉差距等成為熱議高頻詞。人們期待進一步推進教育公平,完善城鎮教育資源均等分配,向偏遠鄉村地區適度傾斜,努力減少地區和城鄉差距帶來的不公平現象。
——保障就業:創新創業效果顯現,期待去産能與穩就業同步推進
就業關乎民生大計和個人幸福。創新創業緩解就業壓力、激發經濟活力作用逐步顯現,在GDP增速放緩情況下新增1300多萬人就業,保持就業市場穩定。
2016年如何保持就業穩定成為公眾普遍期待。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會繼續協調政策創造就業崗位,在妥善安置産能過剩領域員工等方面提高服務水準。人社部勞動科學研究所所長鄭東亮表示,我國目前就業總體穩定,但化解産能過剩、處置“僵屍”企業等進入攻堅階段,期待各地能出臺更多穩就業的新招、實招。(記者:翟永冠、烏夢達、李勁峰、劉碩)
新聞推薦
- 兩岸産業交流對接系列活動在江蘇舉辦2024-11-22
- 事關中國和東盟 這個論壇首次“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2024-11-22
- 中國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發起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2024-11-22
- 【圖解】從多個“首次”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蘇州舉辦臺商座談會2024-11-21
- 台北多輛公交車登出大幅廣告 要求廢除2019版課綱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