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製造業景氣略有好轉但挑戰依舊嚴峻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6-04-01 10:40:55 | 來源: 新華網 |
儘管最新數據顯示台灣製造業景氣稍有好轉,但業內人士表示,台灣製造業仍面臨附加值相對較低、研發過程困難、生産成本上升等問題,未來還需要一系列配套政策幫助企業走出困境。
台灣經濟研究院31日公佈,2月的台灣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為11.02分,比1月明顯增加,“燈號”結束了此前連續10顆代表衰退的藍燈,轉為代表低迷的黃藍燈。
該機構指出,2月製造業數據仍反映國際經濟低迷,生産指數、外銷訂單及外貿相關數據仍為負成長,不過跌幅有所收斂,帶動製造業景氣稍有好轉。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製造業仍然面臨十分嚴峻的考驗。不久前公佈的數據顯示,受到節日等多重因素影響,2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在1月短暫回到50%的榮枯線以上後,驟降9.9個百分點至41.4%。
台灣“工業總會”副秘書長蔡宏明在31日舉行的産業論壇上表示,台灣製造業的附加值依然相對較低,企業在研發過程中面臨著技術研發人才不足、需求變化快、研發産品生命週期短、缺乏技術資訊、技術無法突破等難題。
臺經濟主管部門的調查顯示,製造業企業認為運營中的主要困境包括同業競爭激烈、原材料成本提高、勞動力成本上漲、海內外市場需求減緩等,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産業投資的動能和盈利能力。
蔡宏明説,製造企業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切實了解企業的需求,協助進行人才培訓,提供諮詢服務,同時提供成功範本供學習參考,建構有效的企業合作交流平臺。
他表示,應加強扶植各地生機盎然的新農業、中小企業及青年創業,為地方經濟發展奠定基礎。同時,可以大力發展觀光休閒産業、住宅改造、養老産業等,在改善民眾生活品質的同時,增加就業機會。
台灣大學亞洲研究中心榮譽顧問李勝彥表示,相關部門在政策制定上應該注重産業的聚集,減緩産業外移,從而加快培養相關領域的優秀專業人才,推動企業創新發展。(記者柳新勇何自力)
新聞推薦
- 關稅高企 捷豹路虎暫停對美出口2025-04-07
- 從雙向奔赴到同向而行 外資來粵何以“不見外”?2025-04-07
- 珠海深度遊+香港無縫中轉 “經珠港飛”首航團啟程2025-04-07
- 乙巳(2025)年清明海峽兩岸共祭軒轅黃帝典禮在縉雲舉行2025-04-07
- “文化的血脈始終將我們緊密相連”2025-04-07
- 一條漫漫“回家路”,他們走了40年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