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春節操碎了心 看看科技圈那些實用的小工具

2017年春運大幕已經拉開。今年,不少“新科技”運用到了這場大遷徙當中。廣州車站乘客可“刷臉”進站,珠三角地區部分高鐵站設置了能夠為旅客答疑、指路、拍照的智慧機器人,彰顯科技創新及大數據魅力的同時,更是為旅客提供了不少便利。

 

除了交通部門推出的這些春運“新科技”之外,今年春節各科技公司也都紛紛推出了相關産品,讓假期更加便捷。這裡為大家盤點幾個有趣又實用的“春節小工具”。

 

一、小米推出春節大殺器:親戚稱呼計算器功能

 

為春節操碎了心 看看科技圈那些實用的小工具

 

臨近春節,朋友們回到家中或許會被七大姑八大姨的各種稱呼所煩惱,不知該如何叫才恰當。今年春節,小米計算器正式上線了“親戚計算器”功能,碰到親戚再也不尷尬了,輸入“夫妻父母”等要素即可計算出親戚的稱呼,真可謂是春節必備。

 

升級到最新版本的MIUI系統,系統內置計算機應用即配備“親戚稱呼計算”功能,在默認介面下點擊左上角菜單欄,右滑第二屏即可看到。

 

從網友曬出的截圖來看,輸入親戚關係之後,即可得出最終稱呼,比如“爸爸的媽媽的哥哥的姐姐”——祖姨母。

 

可以説MIUI計算器此次新添的親戚稱呼換是非常貼心的一個舉動,適逢春節佳際的到來,我們免不了走親串友,如果你對初次拜訪的親戚,如何稱呼也並不確定,那不妨來試試小米計算器中的稱呼換算功能。

 

二、高德地圖“春運路況先知系統”

 

為春節操碎了心 看看科技圈那些實用的小工具

 

今年春運,高德地圖推出“春運路況先知系統”(report.amap.com/predict.do),方便自駕回家的遊子。

 

高德地圖“春運路況先知系統”基於高德交通大數據,能夠呈現春運26天全週期、精細化的全國高速以及42個全國主要城市的擁堵預測,包括春運擁堵趨勢,易擁堵路段預測和易堵時段的預測。

 

該系統向用戶開放,用戶可選擇查看1月17日至2月12日任意日期全國高速及包括北上廣深等42座城市在內的道路擁堵情況,用戶可先知具體路段的易堵時段,包括受到天氣因素影響的路段,時間可精確到小時。

 

此外,春運先知系統還首次融入全國天氣預報數據,綜合研判春運出行受降雨、降雪等惡劣天氣影響的高速路段,提醒公眾出行遇惡劣天氣時小心駕駛,助力公眾平安到家。

 

三、人機互動北京火車站開啟“搖一搖”查找遺失物品

 

為春節操碎了心 看看科技圈那些實用的小工具

 

春運期間,在北京站打開手機藍牙功能,通過微信搖一搖能夠打開一個服務頁面,點擊不同項目即可進行候車室導航、正晚點查詢、遺失物品查找、呼叫輪椅服務等。點擊候車室導航,軟體會自動生成一條最優路徑,指示旅客找到候車室。

 

據了解,這種導航服務主要採用iBeacon藍牙定位技術,旅客只要進入車站範圍,通過搖一搖就可以實現人機互動。

 

據悉,今年春運期間,北京站預計發送旅客420萬人,同比增加10萬人,日均10.5萬人,這是一個龐大的客流群體,雖説都是回家過年,但個體的需求仍是不盡相同,特別是對一些第一次到北京站的旅客來講,最需要的就是類似“導航”一樣的服務,有網友表示,有了“搖一搖”,事情就好辦多了。

 

四、滴滴順風車發佈“空座共享計劃為春運減負

 

為春節操碎了心 看看科技圈那些實用的小工具

 

今年春運買票難、搶票難的問題擺在公眾面前,為了給春運減負,滴滴順風車發佈了“空座共享計劃”,同時提出“輕春運”戰略。號召全國私家車主在春節回家都可以分享出自己的空座讓回家的人團聚。

 

對於順風車安全保障方面,其設立了三證驗真,即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同時還增加人臉識別,參加跨城順風車的車主均需驗證這四項內容。

 

目前,乘客只需在滴滴出行APP下滴滴順風車介面內輸入起點和終點以及出行時間、出行人數、個人偏好、選擇是否願意拼座即可進行預約。以北京到上海為例,全程1200公里,如果拼座情況下費用只需465.16元,低於兩地之間高鐵二等座價格。

 

今天推薦的幾種春節實用小工具,感興趣的網友不防試一試。當然,這裡只是列舉了部分科技産品,還有更多的科技産品在等待大家發掘和體驗。“科技”的應用不僅限于“春節”這個場景,“科技”早已滲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技”無處不在,它體現在你的出行上、體現在你的消費支付上,也在服務於生活的各處,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