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借“去蔣”而“去中” 兩岸關係嚴峻

228事件70週年前夕,民進黨“立委”在“立法院”臨時提案要求各級學校拆除蔣介石銅像,提案內容更直指蔣介石是20世紀殺人魔第4名。臺當局“文化部長”鄭麗君稍後也公開表示,中正紀念堂有必要轉型,將修改法規紀念堂商店停止販售涉及威權崇拜文宣品,開閉館停止播放“蔣公紀念歌”。香港中評社27日發表社評指出:民進黨一波波的“去蔣”動作,背後是“去中國化”、去兩岸連結,這不是單一事件。

 

綠營這波所謂的“轉型正義”主攻中正紀念堂,“獨”派“自由台灣黨”召兵買馬228要去把一樓入口處巨大的蔣介石坐像拉倒。更有台灣官員臉書發文主張中正紀念堂改做“立法院”。以民進黨這套論述,台灣最該拆除的建築是日本殖民台灣時期作為總督府的“總統府”,以及台北市博愛特區內所有具日據統治象徵的建築,包括台北賓館、法院、“監察院”、博物館,乃至臺大醫院老樓。日本殖民台灣50年屠殺台灣人數十萬,民進黨談“轉型正義”豈可只從1945台灣光復談起,更該往前推到1895乙未割臺。

 

部份民進黨執政縣市,忙著“去蔣”的同時卻大力歌頌日本殖民史,例如有臺版“靖國神社”之稱的屏東高士村新神社,2015在日本建好運到屏東組裝,並選在當年5月7日牡丹社事件紀念日落成。發生在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是日本明治維新以來首次向對外用兵,也是清朝和日本在近代史上第一次重要外交事件,台灣原住民戰況慘烈,死傷無數。台灣最後竟是以讓日本來建神社的方式來詮釋、紀念這段歷史!

 

“兩蔣”時代俱往矣,是非功過見仁見智,蔣介石的時代價值變成是觀光資産,包括蔣介石與一代風華的蔣宋美齡。這可以從中正紀念堂紀念品商店滿是蔣宋紀念品可以看出來,不僅如此,台北士林官邸、桃園慈湖陵寢、後慈湖公園都是蔣宋延伸出來的觀光景點。在馬當局執政、陸客大量赴臺期間,相關觀光景點人潮如織,紀念品賣得火紅。

 

台灣“蔣公經濟”最主要受惠者是民進黨執政的桃園市,當地最大觀光賣點就是慈湖陵寢及周邊景區。國民黨執政時把各地被綠縣市拆掉的蔣介石銅像集中安置,做成一個景觀公園,包括2014高雄中正文化中心被大卸8塊,引發爭議的蔣介石銅像也重新修補展示。臺當局“文化部”下令中正紀念堂“去蔣”,接下來要看民進黨桃園市長鄭文燦是否也要將桃園最重要的觀光資産蔣介石也全部下架?

 

綠營“去蔣”已有很長時間,2007年陳水扁任內即推動將中正紀念堂改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蔡英文完全執政後,部分“獨”派人士迫不急待要看到早日完成的期待。事實上,一系列“去蔣”核心思維都是“去中國化”,指率領國民政府來臺的蔣介石為外來政權,否定其正當性,為台灣獨立運動鋪陳。循此思維,犧牲觀光收益就成了次要的事。

 

值得注意的是,這波大規模的“去蔣”運動由文化部和民進黨“立委”聯手點火,代表蔡當局政策高強度的貫徹,除此之外應還有一波很強的後續動作。而其背後原因應與政績差、支持度低迷,拉深綠鞏固基本盤有關。

 

兩岸關係在蔡英文上任後冰封至今,“一中”就是那把打開僵局的鑰匙。如今,兩岸還僵著,只看到蔡當局藉“去蔣去中”,“獨”派全面發動,紀念228事件70週年帶動台灣新一波“去中國化”,兩岸關係可預見是愈來愈嚴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