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消費升級明顯 新消費政策紅利將持續加碼

圖片默認標題

 

資料圖

 

多個政府部門和機構發佈的數據顯示,我國消費升級趨勢明顯,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趨緩的同時,中高端及以上的商品消費持續上升。《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今年有關部門將採取多項措施促進居民消費擴大和升級,包括增加消費領域特別是服務消費和綠色消費有效供給,開展加快內貿流通創新、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消費專項行動,推動實體店銷售和網購融合發展等。

 

據悉,“降速增質”或成未來中國消費的重要特徵。阿裏研究院發佈的《品質消費指數報告》顯示,2016年全年阿裏零售平台中高端消費總額達1.2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國人2015年全年境外消費總額。報告對比了最近五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和阿裏品質消費指數的增速,發現兩者呈現此起彼伏的“X”形交叉曲線。由於總體規模的不斷擴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呈現趨緩,五年間增速下降了5.3個百分點,而阿裏品質消費指數的增速則從五年前的26.8%,增長到去年的34.4%,上升了7.2個百分點。

 

今年前兩月,雖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7個百分點,但升級類消費增長仍延續了較快的勢頭。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一是網上零售繼續保持快速增長,1至2月,全國實物商品網上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5.5%,增速比上年同期略有加快,高於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16個百分點。

 

二是消費升級類相關商品增速加快。三是旅遊、電影等娛樂休閒體驗式消費旺盛,春節期間全國實現旅遊總收入4233億元,同比增長15.9%。四是信息消費高速增長,春節期間移動互聯網流量消費25901萬G,同比增長一倍。

 

阿裏研究院報告指出,原創、智慧、綠色、精緻、全球化、體驗是未來品質消費的六大趨勢。業內分析認為,上述領域蘊含著萬億級規模的商機。

 

以正在成為消費新熱點的智慧消費為例,去年“雙十一”,阿裏零售平臺的智慧消費佔比已從2012年的1.6%,提升到2016年的7.4%。據艾瑞諮詢等第三方機構報告預測,到2020年,應用於健康醫療領域的智慧可穿戴設備,以及各類智慧家庭硬體産品的滲透率將大幅提升,會促使相關行業進入爆發期,整體市場規模也將快速突破萬億大關。

 

騰訊旗下産業趨勢研究機構企鵝智庫等第三方機構認為,以智慧消費、綠色消費等為代表的消費升級趨勢明顯,並有望成為我國未來消費領域的主流。由於消費升級涉及産業眾多,並能快速帶動産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其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力不僅僅是促成幾個規模巨大的産業,更會促使信息産業、製造業等重點行業的持續發展,進一步優化整個國民經濟結構。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2017年,品質消費熱點將持續,隨著消費者價格敏感程度逐步走低,對商品性價比更加關注,更追求有品質的生活,對於知名品牌和品質好的商品需求上升,這些將成為消費升級的重要指向。此外,一些功能、外觀設計有創新的産品也會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

 

經濟學家馬光遠表示,新技術引發的新産業、新業態和新模式,誕生了新型消費。新消費的領域,將主要集中在文化、旅遊、教育、醫療、健康、養老、信息等領域,具有個性化、時尚化、品質消費和體驗的特徵。馬光遠表示,未來五年,新型消費增長將超過40%,影響到5億人左右。其中,文化産業産值將超過3萬億元,信息消費規模達到3.9萬億元,健康産業産值將達到8萬億元。

 

 

 

 

 

多位專家表示,目前供給結構和消費需求結構之間的不匹配,制約了消費潛力在國內的釋放。因此,政策方面要提供相應保障,今年我國將採取多項措施促進消費升級。

 

根據國家發改委2017年的工作計劃,一方面,將持續推進“十大擴消費行動”,順應消費需求變化新趨勢,以改革創新增加消費領域特別是服務消費和綠色消費有效供給,保持消費平穩增長。此外,還要積極發展醫養結合、文化創意、全域旅遊等新興消費,支持社會力量提供教育、文化、養老、醫療等服務。促進數字家庭、在線教育、虛擬現實等信息消費。開展加快內貿流通創新、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消費專項行動,推動實體店銷售和網購融合發展等。

 

《經濟參考報》記者還從商務部獲悉,今年將推出包括繼續實施餐飲、住宿、家政、家電維修、美容美發、洗染、沐浴、攝影等八大居民生活服務業轉型行動計劃,出臺更有利於推動家政、大眾餐飲、社區便利和農村生活服務等措施,大力推進電子商務進社區,開拓中高端和個性化生活服務消費市場等。此外,還將進一步鼓勵跨境電子商務、進口商品直銷、汽車平行進口等新型貿易方式,暢通消費品進口渠道,擴大免稅消費等政策,吸引境外消費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