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資高地“新秀”江蘇蘇北對臺青創業伸出“橄欖枝”

台資高地“新秀”江蘇蘇北對臺青創業伸出“橄欖枝”

 

淮陰工學院臺商學院的室內墻壁上,畫著文創圖案。朱曉穎攝

 

“11年來,我辦的國際培訓班生源都很不錯”,英國劍橋大學畢業、紮根江蘇宿遷的台灣青年任聿旬8日對記者談到創業成果,喜不自禁。

 

宿遷位於大陸長江以北的江蘇蘇北——台資高地“新秀”。經過連日走訪,記者發現,江蘇蘇北各地伸出“橄欖枝”,持續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臺商二代、新生代青年到“慢城”安居、拓業。

 

台資高地“新秀”江蘇蘇北對臺青創業伸出“橄欖枝”

 

宿遷市中心的西楚大街上,有一條新建不久的“台灣街”。圖為街上的台灣咖啡館。朱曉穎 攝

 

據統計,宿遷已累計批准台資企業240家,總投資29.8億元。

 

在宿遷市中心黃金地段的西楚大街上,有一條新建不久的“台灣街”。美食城、鐵板燒、咖啡館、精品店隨處可見,老闆當中很多是台灣年輕人。類似于青創園的“兩岸青年WING空間”也坐落在這條街上,是一座漂亮的小洋樓。

 

一手打造“空間”的宿遷市臺協會執行會長江家瑋,是上世紀90年代第一批跨越海峽、來到大陸的老臺商。

 

在他眼中,當下的二三線城市創業門檻更低,政策環境更好;競爭更少,空間更大。例如在宿遷,臺籍青年落戶、創業最低可獲10萬元買房補助,博士生更多;宿遷市區一套100平米房子總價五六十萬元,算上補助,首付幾萬元就夠了。

 

老臺商江家瑋更理解創業痛點,他還提供僅有市區十分之一的房租、千萬元天使基金,以及創業前後的種種“保姆”服務。

 

“兩岸青年WING空間”已有40余位臺商青年入駐,登記項目約30個。

 

類似的情形也發生在淮安。淮安同樣位於蘇北,近年來成了長江以北台資集聚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累計批准台資企業1200多家,總投資120多億美元,實際到賬台資60多億美元。

 

淮陰工學院的臺商學院,今年加入了不少年輕人。他們有的是臺籍高學歷留學人士,有的是帶著項目就地轉化的臺籍教師。

 

8日,他們一同領到了學校下發的《創新創業項目任務書》。

 

“我接觸過幾百位台灣高知,他們到大陸的意願非常強烈,創業熱情很高。”淮陰工學院校長李北群説,每年,學校在臺招聘、應聘人數都翻倍增長,今年還將有16位台灣博士加入學校“大家庭”。

 

“9號文化藝術”工作坊,是臺籍教授朱景美在校內開出的。玻璃櫥窗中,擺滿了學生製作的手機殼、文化衫、抱枕等文創品。

 

朱景美説,台灣少子化問題嚴重,種種因素集合,她最終選擇來到大陸教學。現在,她和大陸老師王健搭檔,分別負責理論教學、實踐,“我們的工作配合挺好”。(完)中新網記者 朱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