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簡廷在: 盼建立臺商參與一帶一路平臺

臺商簡廷在: 盼建立臺商參與一帶一路平臺

 

簡廷在即將接任澳門臺商協會會長。(中評社 趙家麟攝)

 

大陸全國臺聯十週年慶,臺商參與“一帶一路”成了焦點之一。出身台南的珠海臺商會常務副會長兼金灣區高南分會會長簡廷在台南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期待大陸中央與臺商協會組織可以打造一個臺商參與“一帶一路”的平臺,讓臺商有機會適時得到相關資訊、參與計劃與執行。 

 

簡廷在的珠海豪門雕塑開發公司,今年3月在浙江舉行的第六屆中國旅遊投資艾蒂亞頒獎典禮中,榮獲旅遊投資服務機構獎;艾蒂亞獎被視國中國旅遊投資的奧斯卡獎,獲獎的都是投資方,簡廷在因承造上海迪士尼雕塑工程而獲獎,這也是該獎項歷年來,唯一獲獎的臺商。 

 

簡廷在是現任珠海臺商會常務副會長兼金灣區高南分會會長,6月將接任澳門臺商協會會長。該公司目前在大陸進行中的大型主題公園工程有十多個,其中包括長春電影廠委託的長影海南生態文化産業園區、北京環球影城等。 

 

簡廷在日前返回台南並接中評社訪問表示,一直以來,國家的發展都是各個國家自立自強、各自打造自己的家園,但全球化的時代來臨,也影響了每個國家,中國大陸提出“一帶一路”,視野宏觀,引導國際絲綢之路,以前所未有的宏觀工程打造增進人類福祉的國際村,這是非常不簡單的大工程。 

 

他説,美國是世界上的超級強國,長久以來也沒有過這種想法;世界上先進國家這麼多,也未見提出“一帶一路” 的概念、思維。其宏觀格局,對人類是好事,對拉動各國的經濟發展,也是好事。 

 

當然,面對浩大的基礎建設工程,對於“一帶一路”沿線發展相對落後的國家而言,的確是有壓力的,但壓力不是被迫加入,而是為恐因為資源不足而錯失了共同發展的機會。 

 

所謂“立大而成大、立小而成小,不立即成廢物。”簡廷在強調,只要有做,一定會有成果,“一帶一路”是中、遠期的計劃,未來未全部都能達到百分百的目標,但即使是60%,也是會有很收穫的,如果落隊,也會錯失國家發展的契機。 

 

臺商簡廷在: 盼建立臺商參與一帶一路平臺

 

簡廷在於大陸經營雕塑工程,期待大陸能建立臺商參與一帶一路的平臺。(中評社 趙家麟攝)   

 

他説,“一帶一路”中國有其條件提出倡議,相關國家已開始跟著一起走,日前,29個國家元首齊聚一堂召開高峰論壇,也非常成功。台灣幅員與經濟規模都小,沒有主導倡議的能力,但至少要跟上時代,尤其是相關工程的商機要及時把握,“如果因為政治意識型態,導致不參與國際絲綢之路,這是很可惜的。” 

 

對於大陸國臺辦主任張志軍日前出席臺企聯成立十週年慶祝大會的講話中,歡迎臺商加入一帶一路;國臺辦也在25日的新聞發佈會中表達歡迎台灣工商界以適當的方式來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簡廷在盛讚這是好的開始。 

 

簡廷在建議,大陸中央、國臺辦等部門,應儘速與臺商協會組織共同打造建立一個臺商參與“一帶一路”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讓臺商有機會參與相關工程、期前計劃、高峰論壇,了解“一帶一路”要推動執行的項目與期程,及時得到相關資訊。 

 

“簡單的説,就是大陸推‘一帶一路’要記得算臺商一份!”規劃、開會、考察、執行,都能給臺商參與的機會。如此,臺商對“一帶一路”的相關資訊才有敏感度,這麼做,不但可以為臺商帶來商機,也可以將臺商的經驗、技術貢獻于“一帶一路”,對兩岸的交流也是好事。 

 

他説,臺商西進大陸發展已經快30年了,大陸市場發展快速,也培育了許多大陸在地的同行,迄今在內需市場上形成競爭態勢,部分臺商的訂單減少、産生過剩的經營困境也是事實,有許多臺商基於市場、原物料、勞工成本等因素考量,已經轉進東南亞國家發展。 

 

簡廷在對中評社表示,其實,台灣蔡政府也在推新南向政策,也是中、遠期的計劃;在“一帶一路”的海上絲綢之路的沿線上,兩岸本來該有很大的合作互利空間,實在不應該受到意識型態而束縛了經濟的發展。中評社台北5月27日電(記者趙家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