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坐視臺商陷兩岸困局

蔡英文坐視臺商陷兩岸困局

 

2017年“大陸臺商端午節座談聯誼活動”31日在桃園登場,民進黨籍桃園縣長鄭文燦前去致辭。(圖片來源:台灣《中時電子報》)

 

台灣海基會盛大張羅的2017年“大陸臺商端午節座談聯誼活動”昨天(31日)在桃園登場,怎奈臺商要角紛紛缺席,全國臺企聯會長王屏生、榮譽會長郭山輝及北京、上海、廣州等臺協會長均不現身。不僅如此,據台灣《聯合報》稍早報道,此前已返抵台灣的王屏生及臺企聯副會長和發言人,非但未參加海基會董事長田弘茂30日晚于台北圓山大飯店舉行的返臺臺商餐會,也未出席海基會31日端午聯誼,而是專程與國民黨新當選黨主席吳敦義及海基會前董事長林中森會面,隨後便返回大陸。

 

台灣《旺報》今日文章指出,海基會為熱鬧舉辦此次端午臺商聯誼,在活動前幾個月,就充分收集臺商“意見”,對臺商關切兩岸僵局一事,也了然于胸;只是“意見”收集了,“政府”也答覆了,但問題依舊沒有解決。看來,面對兩岸僵局,蔡當局只是不斷“另辟戰場”示“善意”,卻刻意忽略最核心的兩岸政治互信問題。

 

文章説,今年海基會的臺商端節聯誼活動號稱人數比去年多,不過真正屬於大陸臺商協會的出席人數不到一半,幾個指標省市的臺商會長及歷屆臺企聯會長也大多未出席;由此可見兩岸關係的晴雨。

 

海基會“費心”做了無用功

 

《旺報》文稱,春節過後,海基會連續數個月分區舉辦五場閉門座談,廣泛收集了大陸臺商的意見;在端節活動前一天還主動發新聞稿,歸結出臺商面臨返臺投資、大陸經營、期盼兩岸關係儘速改善等三大問題。

 

在端節聯誼活動中,有與會臺商私下感嘆,海基會確實“用心”,通過多場小型座談聽取大家意見,還集結成冊在5月31日的座談上發給大家。因此,當天的座談沒有什麼火花,因為臺商“能講的都講了”,而蔡當局“能説的也都説了”。

 

不少臺商看在海基會沒功勞、也有苦勞的份上,顧及情面也不好大肆批評,但是心裏都明白,歷經一年,大陸始終不接受台灣單方面的兩岸定位論述。臺商們只能委婉表達,希望臺當局能提出替代方案。

 

繞過“一中” 任何“善意”只能打水漂

 

該文透露,在兩岸僵局未解之際,海基會端節活動特別安排臺商參訪華航園區、長榮航天;據了解,這是為了讓大家想起在馬英九執政時代最後簽署的《海峽兩岸民航飛行安全與適航合作協議》。臺官員私下表示,協議生效前,兩岸必須召開工作會議才能具體落實,並認為這不直接涉及海基海協聯繫,應該“有一點空間”。

 

今年臺商春節聯誼,海基會先是拋球,邀請海協會長陳德銘訪金門,另辟“戰場”,看似釋出“善意”,但仍未果;緊接著端節聯誼,則期盼《飛安協議》落實,借機讓兩會可以恢復“間接”溝通;如此種種,可以看出蔡當局背後的政治考慮。

 

但無論怎麼樣的新“善意”,都打不到點上,最終還是繞不開大陸最重視的“一中”核心意涵。《旺報》文末指出,國臺辦曾批評蔡當局“揣著明白裝糊塗”,如今,海基會對臺商的“用心”,充其量只能説“朕知道了”,然後呢?(中國台灣網 王思羽)中國台灣網6月1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