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談“大陸引力”:這裡的未來無限精彩

6日,記者跟隨媒體採訪團走進江蘇多家台資企業,聚焦臺企轉型。對於“堅守大陸”,多位臺商表示:作為企業家,留在大陸有太多理由,這裡的未來無限精彩。

 

英華達(南京)科技有限公司自1993年創立以來,已在大陸深耕二十餘年。在公司副總經理卞永才看來,大陸持續旺盛的內需與較低的運營成本,令公司非但沒有撤離大陸,反而不斷追加資金以擴大生産規模。

 

公司的展廳內,從投産的第一部家用電話機,到“小靈通”手機,再到VR設備、智慧模組整齊陳列,公司的研發與生産伴隨著中國製造向創造的轉變。

 

“萬物互聯給科技公司帶來了更大空間。大陸服務業的持續蓬勃以及熟悉的營商環境,讓我們在這裡看到了未來的無限精彩。”卞永才説。

 

作為首批入駐中國(泰州)醫藥城的台資藥企,江蘇生達生技醫藥有限公司經過7年穩紮穩打,公司總經理特助陳碧童對於在這座小城大展拳腳充滿信心。

 

“企業家對於市場最為敏感,醫藥行業更需立足終端市場,進行生産研發。”除此之外,陳碧童認為,無障礙的語言和完整配套的上下游,成為大陸吸引台資無可比擬的優勢。

 

十五年前來到大陸興業的康翔鋁業(泰州)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博鈞,如今成為當地臺商圈的“老大哥”。對他來説,泰州不僅是實現夢想的地方,如今也成為妻兒的第二故鄉。

 

“在大陸這麼些年,我最有感觸的是‘生活無虞’四個字。”張博鈞稱,經過當地臺辦協調,家人就醫、子女入學都得到妥善保障。“解決了各種生活瑣事,我們臺商可以全身心地在大陸拼事業。”

 

從上世紀90年代第一批臺商登陸,二十多年無數“新”臺商踏上這片熱土。相對“老”臺商密集的製造業,“80後”“90後”台灣青年的選擇更為“輕資産”和“大眾化”。

 

台灣創客楊博元在南京成立了商貿公司,將中藥口味改良,以茶包的形式把台灣的養生文化帶來大陸。

 

“中醫講究地道藥材,因此我來到大陸創業。”楊博元認為,這裡不但可以輻射巨大的內陸市場,通暢的貿易渠道也便於産品日後走向全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