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上路 北向先行 債券通將為香港帶來哪些機遇?

為規範開展相關業務,中國人民銀行起草了《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管理暫行辦法》(公開徵求意見稿),近日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此前,中國人民銀行、香港金融管理局發佈聯合公告,“債券通”(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獲批。“債券通”正式啟動時間將另行公告。

 

港媒評論稱,“債券通”為兩地互利共贏的舉措。一方面體現中央支持香港發展,有利於鞏固與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另一方面推動內地資本市場對外有序開放、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步伐。隨著“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深化,形成大量項目融資需求,將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債市發展,“債券通”開通可引入國際市場活水流向內地,不但有利內地債市與國際市場接軌,還可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債券通”的重要意義顯而易見。

 

加強資本市場互聯互通里程碑

 

根據央行公佈的暫行辦法(公開徵求意見稿),“債券通”包括“北向通”及“南向通”。“北向通”是指香港及其他國家與地區的境外投資者(簡稱境外投資者),經由香港與內地基礎設施機構之間在交易、託管、結算等方面互聯互通的機制安排,投資于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本暫行辦法適用於“北向通”,“南向通”有關辦法另行制定。

 

暫行辦法(公開徵求意見稿)明確,符合人民銀行要求的境外投資者可通過“北向通”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標的債券為可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流通的所有券種。人民銀行認可的電子交易平臺和其他機構可代境外投資者向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備案。“北向通”沒有投資額度限制。

 

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認為,“債券通”是加強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的重要里程碑,“債券通”將便利投資者參與債券市場、改善債券市場基礎設施聯繫,並促進兩地債券市場的健康發展,從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

 

強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説,透過“債券通”平臺,香港可以為境外投資者進入內地債券市場提供便利化的窗口,發揮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和資金進出內地的仲介功能。

 

中銀香港副董事長兼總裁岳毅稱,香港債市規模不大,存在“股強債弱”短板。“債券通”按“先北後南”方式運作,即先開通北上管道,為境外資金在境外購買內地的債券提供平臺,之後啟動南下管道,將促進香港債市發展。

 

在岳毅看來,“債券通”將強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預料雙向開通後將為香港債市引入大量增量資金,更多參與主體將到香港債市進行債券發行和交易活動,有助於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長遠穩健發展。另外,“債券通”除提供新的人民幣資産配置管道,也有助於穩定香港人民幣資金池規模。

 

更好地發揮“超級聯繫人”角色

 

港交所方面稱,“債券通”的好處在於開通了便捷入市渠道,進一步提高入市效率。入市後,境外投資者可依靠兩地基礎設施,便捷地實現“一點接入”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買賣在內地銀行間市場交易流通的以人民幣計價的政府類債券、金融債券、公司信用類債券等各類債券。

 

渣打大中華地區行政總裁洪丕正説,“債券通”將進一步鞏固香港連接內地與世界市場的超級聯繫人地位。在他看來,內地擁有全球第三大債券市場,但是目前並未有太多國際投資者涉足有關市場。“債券通”的啟動將為香港及國際投資者提供嶄新的投資渠道。渣打銀行也可透過全面的銀行服務,協助客人把握“債券通”的機遇,令客人的投資組合更多元化。

 

港媒稱,截至今年3月底,內地債券市場規模達到65.9萬億元人民幣,全球排行第三,亞洲排行第二,但境外投資者持有人民幣債券比重不足2%,未來增長空間很大。由此可見“債券通”潛力巨大,日後涉及跨境資金流動金額可能比滬港通、深港通等股市互聯互通更大。

 

將利於內地債券市場快速成長

 

復旦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孫立堅説,內地銀行間債市可謂債券市場的主流,可以形象比喻成“批發市場”,以短期債為主,規模極為龐大,波動、風險和收益很低,準入門坎則較高。他説,“債券通”拿銀行間債市試水,無論對國家還是投資者而言將風險可控,“由於盤子很大,即便境外投資者的理念、操作手法有所不同,對整體市場而言,短時內不足以掀起軒然大波。”

 

孫立堅認為,“債券通”釋放國家將繼續金融開放的大趨勢,若引入更多境外投資者,提高市場化程度,必然利於內地債券市場快速成長。在另一方面,同業拆借利率也可視為市場利率的風向標,若因境外投資者的參與,銀行間債市趨向成熟,也將提升同業拆借利率的價格發現功能,令其全面反映供求關係,從而帶動內地利率市場與全球市場接軌、聯動。(記者 張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