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愁予:要惦記自己是中國之族

鄭愁予:要惦記自己是中國之族

 

台灣詩人鄭愁予 圖源:中國時報

 

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歷史評價不一,曾有人説他將魯王丟進海中淹死,斷絕明朝皇室血脈,所幸在金門發現的《皇明監國魯王壙志》,為他洗清冤屈。台灣著名詩人鄭愁予是鄭成功的第11世孫,6月15日晚于台灣大學與中國時報共同主辦的“成功之母講座”中,提到這段歷史。

 

自去年上臺以來,蔡英文當局巧借“轉型正義”之名,暗行“去中國化”之實,不斷將歷史人物當成操弄目標,從中漁取政治利益。在島內“去蔣介石”、“去孫中山”、“去孔子”等。

 

今年4月,台灣當局透露“內政部長”將不再南下主持鄭成功的祭典儀式,改由台南市長賴清德擔任主祭。雖然當局“內政部民政司長”林清淇對此解釋稱,“祭典本來就是台南市主辦,改由台南市長主祭,祭典還是會持續辦理”,但此舉降低了對鄭成功祭祀的層級卻是顯而易見的。

 

獻臺山石刻 漢影雲根

 

鄭愁予表示,魯王在世時,曾在金門獻臺山上的巨石刻下“漢影雲根”四字。“漢指的是漢族,雲在詩的意像是龍,代表魯王惦記著自己是中國之族。中國不是國號,而是一個民族的稱謂。”

 

鄭愁予表示,這項1959年由臺軍在金門挖掘出土的珍貴史料,不只記載魯王生平,也説明他是因哮喘病去世。鄭愁予説,“之前鄭成功曾被造謠是漢奸,現在文物出土,洗刷鄭成功的名聲,也證實了漢民族反對異族統治的時候是很團結一致的,只有少數人才會造謠。”

 

團結漢人 反異族統治

 

現年84歲的鄭愁予,以《錯誤》一詩聞名,現為東海大學榮譽講座教授暨駐校詩人,作為鄭氏後代,鄭愁予説自己對金門的感情很深。“2007年,我曾造訪金門,參加詩酒會。那是我第二次去金門。”

 

他走訪先祖曾作為攻打荷蘭軍隊和抗清根據地的金門,發現金門是他寫詩的意義,“我覺得自己應該留在那裏。”因此決定改赴金門大學任教,戶籍也遷到金門,“金門對我的寫作,有很深刻的連結。”

 

鄭愁予對先人鄭成功的聲譽非常在乎,他表示,《皇明監國魯王壙志》于1959年自金門出土,之後移交至台灣“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2011年被指定為國寶,直到近日才終於回到魯王曾住的金門展覽。

 

鄭愁予説,魯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9子荒王朱檀的10世孫,明末曾被奉為監國,抗清復明,最後於金門逝世,“皇明,指的是大明皇朝,監國,是代理君王行使皇帝權利。魯王曾經在金門住了8年,他去世的時候,一度找不到他的真墓在什麼地方。”

 

落腳在金門 緬懷先祖

 

後來臺軍在金門挖掘坑道,爆破岩石時,意外發現魯王真墓。“墓中有一塊石板,就是《皇明監國魯王壙志》。”石板猶如遺囑,上面寫著“王素有哮疾,壬寅十一月十三日,中痰而薨”,詳注魯王的死因。

 

鄭愁予表示,魯王墓的發現意義重大,“第一,魯王是漢族最後的君王,因為在他之後,統治中國的君主政治,就交給了女真族。第二,魯王墓也幫助了鄭成功,證明他沒有害死魯王。”(綜合中國時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