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台灣課綱改來改去 政客收割 學生受害
|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7-07-04 15:30:57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台灣《聯合報》4日發表評論説,這幾年來,台灣每次政黨輪替,就要改一次歷史課綱,激化藍綠、“統獨”的對立,社會就要再分裂一次。政客等著收割成果,學生卻是最大受害者,往往無所適從,甚至同學間也分裂、敵視。課綱如何不再被意識形態左右,也是台灣進步的指標。
早期威權時代,台灣中小學課程沒“綱要”,全部依臺當局“教育部”的“標準”,由公立編譯館統一編教科書,好處是從教學、考試都有標準答案,很好教、也很好準備考試。
臺當局“解嚴”後,開放民間編教科書,轉為“一綱多本”的時代,為了讓考試出題不會天馬行空、離題太遠、無從準備,臺當局“教育部”找學者專家訂出課程綱要,但島內藍綠鬥爭依舊,誰上臺,誰就想通過修改歷史課綱,鞏固中國或台灣為主體的意識形態,最後在前年演變成驚天動地的反課綱運動,也刺激台灣島內更進一步檢討課綱該怎麼訂最好。
台灣昨天公佈的12公共教育社會領域歷史課綱,用字精簡、且儘量中性化、甚至正反並陳、加上問號。但更重要的是,不教編年史,改以主題,把台灣、中國史放在亞洲、全球的脈絡下討論,書商、老師、考試單位,準備好了沒?新課綱若趕在明年6月前定案,一年內就要上路,堪稱歷史教育的一場革命,眼看著就要倉促上場,難怪從學者、老師到學生都擔心。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看“進博魅力” 透過亮眼“成績單”感知中國經濟蓬勃“脈動”2025-11-11
- 第十八屆黃埔論壇在湖南懷化舉行——共擔民族大義 共促祖國統一2025-11-11
- 贛臺薈·第二屆贛臺青年短視頻創作大賽網絡投票正式開啟2025-11-11
- 閩臺兩地生態成果展在福州啟動 “神話之鳥”見證十七載攜手護飛路2025-11-11
- 以武會友 共傳薪火——兩岸青少年武術交流活動在四川達州舉行2025-11-11
- 台灣青年走進金水區鄭州記憶油化廠2025-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