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柯文哲“登錄”啟示 兩岸新局誰來開創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7-07-06 10:14:20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台灣《旺報》6日發表社評指出,以深綠自居的台北市長柯文哲,突破兩岸僵局,前往大陸與國臺辦主任張志軍會談一事,在台灣引發的政治效應,對民進黨與國民黨都造成若干衝擊,漣漪效應可能超出預期,對兩岸關係將産生什麼樣長期影響,值得兩岸有識之士深入觀察與思考。
在兩岸關係深陷冷和深淵的情勢下,柯文哲一枝獨秀成為綠營中的異數,固然與他非民進黨籍,沒有“台獨黨綱”包袱有關,但更重要的原因,在於柯文哲願意抱著開放的態度與大陸相向而行,不斷折衷協調、與大陸累積互信。
柯文哲的成功無疑給蔡英文提供借鑒:一、顯示大陸確有改善兩岸關係的誠意;二、大陸對接觸綠營人士並非沒有彈性;三、兩岸關係並非沒有解套方法。蔡當局不願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因而陷入當前困境,但不表示兩岸關係無解。柯文哲已證明,只要肯用心,肯與大陸相向而行,總歸能找到兩岸雙方都能接受的基礎,問題在於,蔡當局對此採取回避的態度。
報導指出,對此,台灣民眾經過一年時間的觀察,也已經給出分數。各家民調都顯示,高達6成以上的受訪者對蔡當局的兩岸政策不滿,意味著這份兩岸考卷,不光是大陸不滿意,連蔡英文常常拿來做為自己後盾的民意,也同樣給出不及格的分數。面對這種情勢,民進黨內當然也有反思,賴清德首先開出“親中愛臺”的第一槍,後續其他縣市長跟進表達“和中”、“知中”的想法,可見大家都有心尋找合適的論述來打破現在的僵局。
從民調的數據與綠營政治人物的反思可以看出,蔡當局堅持的“維持現狀”政策顯然難以為繼,必須改變,否則她很難在2020競選連任。蔡英文有3個可能的選擇:一是仿傚陳水扁走向極端路線;二是接受“九二共識”,兩岸和解恢復交流;三是放棄競選連任,培養青壯世代接班。
新聞推薦
- 25萬人上凱道發聲!馬英九勸賴清德“好自為之”被6.6萬人點讚2025-04-27
- 稅惠宣傳進企業 精準服務促發展——瀋陽市舉辦“臺港澳企業稅務政策解讀會暨臺港澳企業家座談會”活動2025-04-27
- 漢臺青年東湖高新企業行:解碼AI新圖景,共探發展新機遇2025-04-27
- 平樂榕津第十屆媽祖文化旅遊節在廣西桂林市平樂縣張家鎮榕津村開幕2025-04-27
- 台北、桃園、台東雲南同鄉會騰衝開啟尋親之旅2025-04-27
- 桃花源裏 青春共旅——“相約桃花源·攜手向未來”2025年兩岸青年交流研學營側記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