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想“台獨” 你去聽聽那顆澎湃的“長城心”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7-07-10 16:49:59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7月7日,是一個中國人永遠不會忘記的日子。八十年前的這一天,中國軍隊在宛平城的槍聲,揭開了中國全面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序幕。從此,中華大地“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巍巍中華以死傷3000萬人的代價,與盟國一起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將日本侵略者趕出中華大地。
其實,日本近代對中國的侵略始於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當年,日本借琉球藩民被台灣少數民族殺害為由,出兵侵犯台灣,史稱“牡丹社事件”。此時,日本羽翼未豐,但領土擴張的狼子野心己露,國內“侵臺論”“侵韓論”甚囂塵上。當時的大清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還維持著東亞強國的臉面。“牡丹社事件”使日本看出了清帝國的腐朽和外強中乾。很快日本不顧清帝國的反對侵佔了琉球。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日本建起了現代化的海軍,積攢起亞洲軍事強國的實力。1895年,日本海軍一舉擊敗北洋水師,清朝政府被迫割讓台灣,從此,台灣離開中華母親懷抱。十年後,日本與沙俄又在中國的土地上打了一場爭奪中國東北控制權的戰爭。沒有這一系列的對華侵略戰爭,就沒有日本近代崛起的物質基礎。可以説,近代日本通過強盜手段,掠奪中華使自己強大起來。那時的中華還是一隻昏睡的獅子,腐朽的清政府讓他吸食了過量的鴉片,北洋的軍閥們撕咬著他的血肉,令他無力抗拒東洋野獸的攻擊。
但是,這是一隻有五千年道行的獅子。侵略者的撕咬,不斷地在喚起他靈魂深處的火焰,就像宇宙深處有一個聲音在他的耳邊呼喚,對手進攻逾烈,那個聲音就逾沉。所以,八十年前的7月7日,是中華民族在日本軍國主義不斷撕咬下徹底覺醒的一天。這一天,蔣介石放棄了對日綏靖政策,國共兩黨捐棄前嫌,全國抗日統一戰線正式形成。這一天,“大刀向鬼子們頭上砍去”的聲音響徹雲霄。
去年八月,我遊山海關長城,在老龍頭城墻上的遺址洞內,靜靜地看著那塊“心”狀的明長城遺物。大多數遊客仿佛沒有發現這個要拐個彎才能看到的景點,直奔龍頭而去。我站在這塊600年前的夯土旁,一絲絲陰涼直侵我的肌膚。我仿佛聽到一個聲音澎湃著,似心跳,又像潮涌。我佇立很久,仿佛完成了一次天人對話。
中國的長城始於戰國時代,秦始皇統一六國,在各國長城的基礎上重修長城,後世列朝列代又在秦長城的基礎上不斷修建。長城遂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老龍頭,全長一萬多公里。長城僅僅是一條防禦線嗎?不,決不是。它體現的更是一個王朝維護領土完整的決心,體現了維護中華統一的信心。長城,是列朝列代對中華文化的承諾,也是淵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對當代的監督。懦夫會被釘上恥辱柱,英勇者會被刻在長城石。長城就是中國歷史的榮辱墻,它記住了秦皇漢武,李廣霍去病岳飛文天祥。記住了1932年元旦,以死來洗刷“918”未放一槍丟掉東北的東北軍第九旅626團的將士們,他們在山海關打響了長城抗戰第一槍,他更記住了喜峰口29軍的大刀隊。所以,長城決不只是一個防禦工事,它是維護國家主權、保障人民安寧的責任,是中華五千年文化之魂。老龍頭遺址洞內的這塊夯土,何止是明長城留下的一塊遺物,而是不斷澎湃著的長城之心、中華之魂。有了他,才有了大刀向鬼子們頭上砍去的豪邁,才有了杭州筧橋中央航校升旗臺上“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於盡”的誓言,才有了三千萬熱血打敗侵略者光復台灣的壯烈。長城在,山河寸土不能丟,這就是中華大一統文化。違背這個歷史洪流,必將似秦檜、汪精衛一樣,遺臭萬年。
台灣,是中國近代歷史積貧積弱的一個受害者。“牡丹社事件”,排灣族首領阿祿古父子力戰日寇陣亡,甲午戰敗乙末割臺,台灣軍民奮起抗日,近50萬台灣民眾死於日寇屠刀之下。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20萬台灣青年被徵投入戰場,大量青年婦女被強徵為慰安婦。台灣的命運時刻與祖國的榮辱連在一起,有馮子材鎮南關大捷,法國侵略者才放棄侵臺,有祖國抗日戰爭的勝利才有台灣的光復。台灣人民也從末放棄對祖國的懷念,乙末割臺,台灣軍民前赴後繼抵抗日本殖民統治,“七七”全面抗戰後,有近5萬台灣青年通過各種途徑奔赴祖國抗擊日本侵略。
今天,台灣島內一部分人製造各種分裂行徑,妄圖把台灣從祖國分裂出去。這些人不了解中華五千年文化,他們沒有真正知道秦皇漢武,他們沒有到過長城,更沒有聽過長城那顆澎湃之心。長城在,中華兒女無畏于任何艱難險阻,都會發出摧天動地的吼聲,領土完整、國家統一,是不可動搖的誓言。
想“台獨”嗎?你去問問那顆澎湃的“長城心”。(中國台灣網特約作者:且十)(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台灣網觀點)
新聞推薦
- 粵港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將於11月推行2024-11-01
- 廣州發佈《廣州市臺胞常見求助問答(一)》,一文解答在穗臺胞常見疑問2024-11-01
- 昆山兩岸主題金融改革試驗區4年落地71項創新成果2024-10-31
- 中國航天員一次次自信出征,底氣從哪兒來?2024-10-31
- 島內輿論:期待未來有來自台灣的航天員乘著神舟逐夢2024-10-31
- 前三季度進出口1.88萬億元,同比增長11.5%——跨境電商,助力中國品牌出海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