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食安“前瞻”不夠 蔡當局莫拿民眾健康開玩笑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7-07-11 11:08:48 | 來源: 環球網 |
據臺媒報道,“前瞻計劃”增列食品安全、少子化跟人才培育等3項建設,在食品安全部分,臺當局“食藥署”將編列50億元(新台幣,下同)預算分期蓋台灣實驗室、檢驗設備、稽查車等。台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台灣農經學者李武忠的評論文章指出,這種做法讓人搖頭,畢竟食品安全是要靠生産端管控,而不是靠末端檢驗。“前瞻計劃”經過民意的強烈反彈後,好不容易才獲得小幅的調整,對於最攸關民生的食品安全建設,希望蔡當局不要再走錯路。
評論摘編如下:
“前瞻基礎建設計劃”好不容易增列食品安全、少子化跟人才培育等3項建設,據報道指出,在食品安全部分,臺當局“食藥署”將編列50億元預算分期蓋台灣實驗室、檢驗設備、稽查車等。這種做法讓人搖頭,畢竟食品安全是要靠生産端管控,而不是靠末端檢驗。
台灣想要建立真正的食品安全,就必須重視從農場到餐桌的各個環節,包括:制度、“法規”、人力、技術、信息、設備、經費、日常教育等,環環相扣,需要台灣地方政府、“農委會”、臺當局“衛福部”、台灣“環保署”以及台灣各級“法院”等充分協調整合。但“前瞻計劃”的食品安全重點卻放在蓋實驗室等硬體設施上,實在不夠“前瞻”。
在生産端方面,目前島內農業生産還是以慣行“農法”為主,儘管食用無毒有機食材對確保民眾健康絕對有幫助,只是目前符合無毒有機的農産品仍佔少數,且價格較高,多數消費者難以負擔。如何借由農業生物科技、遺傳育種、生産環境改善等研發,讓無毒有機農産品成為民眾飲食主流,應該才是主管單位的重要任務;而民眾飲食健康,自然可大幅減少醫療及照護費用支出,也能讓老年人活得健康有尊嚴。
在銷售端方面,儘管臺當局積極推動“4章1Q”(注:“4章1Q”,台灣“農委會”推出的4種標章制度,包括CAS台灣優良農産品、吉園圃、産銷履歷,及有機標章,輔以QR Code讓消費者掃描查詢資訊。)食品安全認證,但市售標榜“4章1Q”的食品或農産品,還是被檢出含有不當農藥殘留及倣冒案例,讓消費者失去信心。如何透過大數據、區塊鏈、公開數據、快速檢驗技術等運用,落實從農場到餐桌的管控,應是“前瞻食品安全計劃”需要考慮之處。
隨著自由貿易化腳步加快,島外多元且來源複雜的食品將會大舉“叩關”,如何透過強化檢驗,實時收集信息,並要求進口貿易商負起在當地就進行檢驗與認證的機制與責任,共同做好食品安全把關,應列入臺當局施政重點。
施政應以全台灣民眾的利益為優先,若老是以政治意識型態、選舉佈局來考慮經濟貿易或民生政策,“計劃”註定會以失敗收場。“前瞻計劃”經過民意的強烈反彈後,好不容易才獲得小幅的調整,對於最攸關民生的食品安全建設,希望蔡當局不要再走錯路。(作者為台灣農經學者)
新聞推薦
- 微視頻|合作共贏 惠及世界2024-11-05
- 數讀中國|跨境電商主體活躍 貿易新動能加速釋放2024-11-05
- 從“接訂單”到“造需求” 潮玩之都“玩”出新花樣2024-11-05
- 兩岸(川渝)青年就業創業發展交流會在成都舉辦2024-11-05
- 兩岸媒體人點讚“兩路”精神2024-11-05
- 漳州臺商投資區首家國企超市正式開業202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