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日漸成型

中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日漸成型

 

資料圖:甘肅臨澤數萬居民來到乾旱荒漠區共同壓沙障、栽梭梭,春季4.5萬畝防沙治沙、造林綠化、構築生態屏障、綠化家園的“大合唱”拉開帷幕。王將攝  

 

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年,經歷了部分生態遭到破壞到治理、修復、保護的曲折道路,如今,這一中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日漸成型。

 

內蒙古,東西直線距離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橫跨東北、華北、西北三大區,土地佔全國總面積12.3%,區內有草原、沙地、湖泊、林海等多種地形地貌。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2014年1月在內蒙古考察時強調,內蒙古的生態狀況如何,不僅關係到全區各族群眾生存和發展,也關係東北、華北、西北乃至全國的生態安全。要努力把內蒙古建設成為中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

 

8.4億畝基本草原“紅線”受最嚴格保護

 

據自治區農牧業廳草原監督管理局介紹,2005年至2009年,全區劃定了牧區基本草原8.4億畝,佔草原總面積的64%。這8.4億畝基本草原,就像全國18億畝耕地“紅線”一樣,是內蒙古草原的“紅線”,必須加以最嚴格的保護。具體措施如嚴格基本草原的徵佔用審批程式,保證數量不減少、用途不改變、品質不下降等。

 

“十二五”(2011年至2015年)期間,內蒙古投入300億元人民幣用於草原生態補獎政策。政策覆蓋10.13億畝天然草原,其中禁牧5.48億畝,草畜平衡4.65億畝,有146萬戶、534萬農牧民從中受益,不僅減輕了天然草原的放牧壓力,還使草原生態持續好轉,農牧民收入也明顯提高。

 

據自治區林業廳統計,近年來,全區草原生態整體惡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一半草原植被明顯恢復,草原面積增加了1400萬畝。全區森林面積和林木蓄積量也實現“雙增長”,由“十一五”末的3.6億畝、13.6億立方米提高到3.8億畝、14.84億立方米。

 

荒漠化、沙化面積實現“雙減少”

 

荒漠化土地被稱為“地球癌症”。在內蒙古,荒漠化土地佔全區面積的52.2%,其中35.05%為沙化土地。“治沙”兩個簡單的文字,在內蒙古有很多人為之默默付出了一生的努力。

 

現年62歲的馬雲平是內蒙古錫林郭勒盟一名退伍老兵。從2006年開始,他在治沙方面累計投入40多萬元人民幣,共栽植樟子松1768畝;榆樹160畝,黃柳、檸條、楊柴1012畝。他説,“能給子孫後代留下一片藍天綠地,我感到非常自豪。”

 

據氣象部門統計,在沙化比較嚴重的阿拉善地區生態治理初期,即1987年至1999年間,中國西北和華北地區年均沙塵暴發生次數為5.85次。隨著那裏沙化的逐步治理,2011年至2015年間,該數字減少為3.5次。

 

目前,內蒙古科爾沁沙地、毛烏素沙地生態狀況呈現持續向好態勢,呼倫貝爾沙地實現沙化面積縮減、沙化程度減輕的較大轉變,渾善達克沙地、騰格裏沙漠南緣都分別建起了鎖邊防護林體系和生物固沙帶。

 

湖泊、濕地、森林生態明顯改善

 

呼倫湖是中國北方第一大湖。2002年以後,多重原因導致呼倫湖水面面積持續縮小,蓄水量嚴重下降。呼倫湖的變化,引起國家和自治區的重視。隨後自治區政府投資20億元啟動呼倫湖綜合治理工程。到2016年10月,湖水水位達543.24米,水域面積和濕地面積擴大,水質和周邊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在濕地保護方面,內蒙古還建立了以濕地為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83處,保護濕地133萬公頃,初步建立起濕地保護管理體系。

 

在森林保護方面,2015年4月1日,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結束了長達63年的天然林商業性採伐歷史,開始由木材生産為主向生態修復和建設為主的轉變。轉型發展中的林區經濟蒸蒸日上,森林生態得到迅速恢復,森林面積、活立木蓄積量實現了“雙增長”,成為一個擁有巨大潛力的綠色寶庫。(中新社記者 邢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