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雙創”潮引兩岸青年“飆創意”共創業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7-11-13 15:33:04 | 來源: 新華社 |
作為一名在海外生活多年的籃球運動員,台灣人羅慶安3年前來到上海,進入一家體育資訊公司工作。剛剛過去的這個週末,他所在的團隊憑藉“Overtime”APP(手機軟體)的創意,在全球版“創業週末”上海站比賽中獲得了最佳創意獎。
“針對各種職業及業餘球隊的Overtime,可以利用視頻篩選等技術精準分析對手數據,從而發現自身短板、快速提升球技。”28歲的羅慶安説。
北京時間11月10日至12日,包括羅慶安在內,60名來自海峽兩岸及海外的年輕人現身全球版“創業週末”上海站。這項活動由美國知名創業實踐平臺“創業週末”牽頭,在全球100個城市同步舉行。
短短54個小時,臨時組成的團隊要完成創業點子分享、可行性探討、商業模式創立、産品雛形設計、行銷方案確立的“創業過程”。
最終,大學生互助學習平臺“知霸知”、提供再造舊衣服務的“Remaketory”分別獲得最佳團隊和最佳人氣獎。由四位台灣青年和一位大陸青年組成的Overtime團隊,後續將與杭州站冠軍進行第二輪對決,爭奪赴美參加“創業週末”全球站比賽的資格。
“大陸正大力推動體育産業發展,這為Overtime項目提供了很好的商業環境。”羅慶安説,更重要的是,自己在這次比賽中結識了不少年齡相倣、志同道合的大陸朋友,希望未來能有機會一起創業。
承辦全球版“創業週末”的“17創聯盟”執行長林子凱,本身就是一位熱衷於幫助兩岸青年在大陸創業的台灣年輕人。在此之前,“17創聯盟”曾在上海、廣東東莞、台北成功舉辦過7次“創業週末”,吸引了大批有志於創業的兩岸青年。
由“創業者”轉型為“助創家”的林子凱説,大陸“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潮為兩岸青年特別是台灣青年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事實上,在許多大陸城市,形形色色的創業訓練營、創業大賽層出不窮,吸引著兩岸青年臺上“飆創意”,台下共創業。據悉,一些兩岸團隊共同參與的獲獎項目已經獲得風險投資的青睞,踏上從“夢想”走向現實之路。
曾以“導師”身份參與兩岸青年創業賽事的上海市台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廣禾堂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鐘宇富表示,契合大陸經濟轉型及對外開放,台灣年輕人可以攜手大陸同齡人,在大健康産業、文創産業、服務業,以及“一帶一路”等領域尋找到更多創業機會。新華社上海11月13日電(記者潘清)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