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賢:是否赴大陸工作漸成台灣青年必然思考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7-11-13 10:12:42 | 來源: 中新社 |
11月12日,“想家,回家,兩岸一家——兩岸交流30年紀念會”在台北舉辦。圖為台灣知名導演侯孝賢。(記者 楊程晨 攝)
台灣知名導演侯孝賢12日表示,是否去大陸工作,已慢慢變成台灣年輕人成年時的必然思考。
當日,“想家,回家,兩岸一家——兩岸交流30年紀念會”在台北舉辦。推動、參與了兩岸30年交流歷程的多位台灣民間人士出席活動併發言。
出生於廣東梅縣(今梅州市)的侯孝賢,1948年隨父親來臺。他成長于高雄,幼時和當地小孩一起成長,能説地道的閩南語,也體悟過家人思鄉卻歸不得的悲痛。在1980年代拍攝的電影《童年往事》中,侯孝賢記錄了這一段家族史。
從上世紀末起頻繁往返兩岸,侯孝賢與張藝謀、田壯壯等大陸電影工作者熟識。現在,兩岸來往日趨便利,但民眾之間仍存在觀念差異,他認為,究其原因,是彼此分隔的時間太長。
侯孝賢説,如今,大陸才是台灣年輕世代真正發展的地方。以電影舉例,“台灣才2300萬人,那邊有多少人,假使我們的電影能在那邊蓬勃(發展),影響會非常大”。
他説,自己常想,台灣對大陸的影響將越來越小,大陸對台灣的影響則會越來越大。“要不要去大陸工作”已慢慢變成台灣年輕人成年時的必然思考;以後,兩岸間的來往只會更加頻繁。
“台灣對於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保存得非常好。”侯孝賢兒時便喜愛閱讀武俠小説,並且認為其中忠孝、仁義的部分讓他時至今日能在為人處事時“分寸清楚”。他説,今日最重要的,是讓中華民族不被其他民族看不起、不被欺負。
一直以來,侯孝賢都在台灣鼓勵年輕人對文字産生興趣,曾向台灣當局教育主管部門提出具體建議。“我們應該在這一方面下更多的功夫。”他在現場還説,“不管子女是不是去對岸,要將他們的文化底蘊培養好。不要浪費時間、精力,要好好建設”。(中新社台北11月12日電 (記者 楊程晨 劉舒淩)
新聞推薦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
- 《哪吒2》延長上映至3月30日 網友:期待吒兒再創紀錄2025-02-20
- 2025多家船企實現開門紅 “中國造船”已過萬重山2025-02-20
- 謀“獨”賣臺無底線!賴清德當局為討好特朗普擬再交百億美元“保護費”2025-02-20
- 賞花去!開啟一場與“春日經濟”的“雙向奔赴”2025-02-20
- 更大力度!中國穩外資20條發佈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