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研製的國際“人造太陽”項目關鍵設備發運送往歐洲
|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8-01-29 09:49:37 | 來源: 新華社 |
中國廣核集團28日對外宣佈,中國首個通過公開招標中標國際“人造太陽”項目的核壓力設備已經完成製造。四台用於國際熱核聚變項目的不銹鋼蒸汽冷凝罐(英文簡稱“VST”)于當天順利裝船運往法國。這是中國企業首次成功研製的核聚變關鍵設備。
通報表示,該設備由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牽頭,與蘇州天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組成聯合體採用國際核二級標準共同研製。蒸汽冷凝罐屬於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項目的核二級壓力設備,先後完成了壓力試驗、真空試驗、氦氣檢漏試驗、千斤頂試驗、吊耳載荷試驗、疊裝試驗等驗收試驗。
中廣核工程公司設計院副院長高峰表示,項目的順利交貨充分展示了我國企業在設備製造、項目管理上的能力。他説,4台VST設備共焊接163個接管,設備環焊縫總長超過400米,交貨週期僅為15個月,是同類型核電設備交貨週期的一半左右。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項目總投資150億歐元,建造期超過十年,項目以超導托克馬克裝置實現大規模受控熱核聚變反應,俗稱“人造太陽”,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新華社廣州1月28日電(記者王攀)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廣東考察時強調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品質發展2025-11-09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五屆運動會開幕式9日晚在廣東廣州舉行 習近平將出席開幕式並宣佈運動會開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 李書磊出席開幕式併發表主旨講話2025-11-09
- 國臺辦:統一是歷史大勢是正道 “台獨”是歷史逆流是絕路2025-11-09
- 探尋神秘巴文化:台灣自媒體人走進達州羅家壩遺址博物館2025-11-09
- 寶島重光——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系列報道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