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瓊臺商春節前共享“團圓飯” 冀在大陸找到“大舞臺”

“海南已經是我的第二故鄉。”在大陸打拼了30多年的臺商許清朝説,他們一家多年都在海南過春節,同樣感到溫暖。他還希望借著春節假期,讓親友來海南走走,深入了解大陸,借此尋找發展機會。

 

13日,海南省臺聯為部分留在海南過春節的臺商準備了一頓“團圓飯”,送上的新春祝福。飯桌上,臺胞鄉親紛紛討論一年來海南的經濟發展以及自己的事業。

 

從2009年開始,泰龍城創辦人許清朝在台灣四處“招攬”青年人來海口創業。如今,泰龍城經營商家400余家,其中台灣青年創業者近40家。

 

許清朝説,多年來他和家人在大陸創業,收穫的不僅僅是財富,更是事業上具有長遠意義的發展。如今,通過他們的努力不僅能給自己帶來財富、給當地帶來發展,更能將這些機會帶給台灣的年輕人,這是他們最大的動力。

 

來瓊創業兩年的台灣青年黃介玄在瓊臺小吃街開了一家燒烤店。此前,在台灣當廚師的他來海南考察後發現,民眾對於台灣小吃的喜愛度高,小吃街人氣旺,遊客多,便下定決心前來創業。他將燒烤進行了改良以符合當地人口味,收穫了不少“回頭客”。

 

“創業初期得到了老一輩臺商的支持與幫助,才能順利在海南紮下根來。”黃介玄説,如今收入穩定,盈利頗豐。他希望把家人也接過來,在海南這片土地上找到施展拳腳的空間。

 

在臺胞李建誼眼中,大陸是一個有著無限可能的地方。近20年來他一直為臺商牽線搭橋,帶著他們到大陸考察。去年,李建誼把投資的眼光放在泰龍城,在此開設了“老李頭小吃鋪”,經營特色小吃“轟炸大魷魚”、章魚小丸子和炒年糕,受到了當地年輕人的喜愛。

 

雖然創業辛苦,但心中卻有希望。在他看來,如今大陸越來越能傾聽到台灣民眾的心聲,台灣業者在大陸能找到自己的大舞臺。

 

海南省臺聯會長符之冠説,幾十年來,涌現了一些在海南深耕的臺胞創業者,他們不僅為海南發展作出了貢獻,他們在海南的成就也給了島內臺胞客觀了解大陸的一個窗口。

 

據統計,截至目前,海南累計註冊台資企業(項目)1800多家,涉及農業種植、水産養殖、旅遊、餐飲服務、新能源生物科技等各行業領域。為鼓勵更多年輕人來海南創業,海南台資企業協會去年成立青年委員會,為來瓊創業就業的台灣青年提供顧問支持,幫助他們在海南落地生根。(中新社海口2月13日電  記者 張茜翼)